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子封装行业职业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电子封装行业工艺入手,依据国家颁布的职业有害因素分类目录及职业有害因素致病模型,针对电子封装行业插入式(DIP)及表面贴装(QFP/SOIC)制造工艺使用的材料、设备、条件、人员作业特点,对行业内具有共性的职业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对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作出辨识,并提出把硅粉尘、铅、氩气、高温、环氧树脂、氢氧化钾、噪声、酸雾、重复性静态作业、重复性动态作业等有害因素作为防控重点,为电子封装行业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量化评价及其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田萌 《环境教育》2014,(4):93-93
正2008年,因为召开奥运会的缘故,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好。我常常陶醉于浩瀚、透彻的"奥运蓝天"之下,心想,北京"天天天蓝"终于不再是梦想。然而,这样的好天气随着奥运会的结束离我们远去。近年来,北京,霾的时间越来越长,蓝天白云,几乎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历史上,北京有沙尘暴,有煤烟污染,有一刮好几日的风沙,而雾霾"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新近出现的污染门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的雾霾,究竟如何产生?为何雾霾围城,经久不散?它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座"和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3.
笔者借助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的数据,结合12年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引入国际职业卫生管理绩效随时间演变模型的方法,针对国内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处于初级阶段,制度和文化的建设是当前职业卫生问题的最深层原因。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制度及文化建设,对职业卫生管理绩效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最首要、最根本的手段。研究成果:文化是统帅,制度是载体,是实现理念转变的具体手段。总结并提出职业卫生文化及制度建设对策的4个要素:理念的树立与融合;全员全程参与;突出能力管理概念;量化诚信的绩效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水资源问题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水量充沛、水质优良的城市-天津,目前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受损,地下水超量开采,使地面下沉;由于水少,减轻污水对渤海湾的污染,存在污水灌溉农田现象,这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天津地区未来10-15年的主要矛盾.本文提出天津地区水资源的保障战略: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整体协调统筹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实行以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海水淡化、污水资源化等工程手段,与调节水价实施宏观调控、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法律管理体系,建立节水型社会等非工程手段并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较好,但持续性差,引入茶多酚作为辅助消毒剂,采用管网动态模拟系统,对比了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和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后管网微生物的总量、群落分布和有机物荧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比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更好,并且对致病菌和耐氯性细菌也有很强的杀灭能力。紫外线-茶多酚联合消毒后,酪氨酸类物质荧光和类腐殖酸物质荧光特性产生变化,说明这2类物质含量大量减少,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此外,管壁生物膜中出现了儿茶素、表儿茶素类物质,这说明茶多酚与管壁微生物发生了相互作用;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后酪氨酸类的荧光特征峰发生蓝移,这说明次氯酸进入微生物内发挥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废钻井液固液分离技术研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胜利油田勘探与开发特性以及钻井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含水量的废钻井液,在固化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实验,经现场实验,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法规及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对电子封装行业内通常使用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职业暴露分析,将健康风险进行分级、定量评价,得出结论:行业中回流焊工艺可能产生的铅烟、电镀车间存在的硝酸、失效分析中使用的氢氟酸等,其职业暴露风险为中等风险水平;但由于化学物质的健康危害等级HR因其固有性而相对不变,而其会随控制措施的效果高低而变化的暴露等级ER是一个可变的要素,不同企业的控制措施的水平高低不同,其最终的风险等级可能是不同的。行业中使用的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职业暴露风险为低风险水平,前提也是在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环境下。因此,控制措施的水平就是决定风险等级的最重要因素。时时地运行和维护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确保风险水平不发生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