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进程。2019年10月29日至30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29次会员大会上,记者了解到,在工业气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气瓶管理、混合气体配制以及气体充装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期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相比2003年非典疫情,潜伏期更长、传染性更强,同时恰逢春节,扩散风险加大。监控人员流向、潜在传染人群、切断传染源等,成为这场“战疫”亟待解决的问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的出现,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现亮眼。大数据和5G:为“抗疫”打通信息,通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数据的作用凸显出来,它能够帮助机关部门、医生作出更加准确、迅速的判断,控制疫情的蔓延。据了解,工信部已成立了疫情防控大数据专家组.  相似文献   
3.
以成熟好氧颗粒污泥(AGS)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考察其对低浓度市政污水的处理效能、污泥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有机负荷(进水COD为179~212 mg·L-1)、高溶解氧(DO>5 mg·L-1)条件下,系统出水COD低于50 mg·L-1,NH4+-N浓度稳定在0.7~0.8 mg·L-1,但脱氮除磷效能有待优化.体系中0.2~0.6 mm的污泥颗粒最为稳定,运行期间污泥SVI30值始终保持在32~40 mL·g-1,呈现出良好的沉降性能.系统中少量絮状污泥的存在对AGS的稳定性是有利的,本试验条件下,<0.2 mm污泥体积占比约为30%时AGS体系稳定运行.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与AGS的稳定性呈正相关,可见PN对AGS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为主要菌门;运行过程中有利于硝化作用的Gammaproteobacteria逐渐成为优势菌纲;系统中存在促进EPS分泌和有机污染物去除的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这有利于AGS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存在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陶厄氏菌属(Thauera)、副球菌属(Paracoccus)、梭菌属(Fusibacter)、变形菌属(Proteocatella)等脱氮除磷功能菌属,但需优化运行参数强化同步脱氮除磷效能.本研究结果对AGS系统处理实际市政污水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菌丝球作为生物质吸附剂,对17α-乙炔雌二醇(EE2)进行去除效果实验,研究了pH变化和铁磁纳米颗粒的加入对菌丝球吸附EE2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5.6时,菌丝球吸附EE2的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99%;菌丝球吸附EE2的效率随着EE2初始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EE2初始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传质驱动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是水质基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体系存在差异,所需要推导的水质基准也存在不同。目前太湖流域的水质基准研究刚刚起步,国内外制订的水质标准并不能代表太湖流域的水生生物和环境特征。因此,开展基于太湖流域的水生生物和环境特征的水质基准研究,对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物种选择方面,选择了两种鱼类、两种浮游动物、3种底栖动物以及一种水生植物或浮游藻类,可以全面的代表太湖流域的水生态结构和营养等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