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七龄童莫名其妙被“咬”伤去年 7月 9日下午 4时许 ,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三义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7岁的小麟俊在姥姥的带领下 ,来到了马连道“家乐福”商场。由于刚开业 ,商场挤满了人 ,姥姥拉着小外孙乘坐滚动电梯欲上二层 ,突然两人被巨大的人流冲散。蓦地 ,小麟俊感到脸部左侧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剐了一下 ,接着是一阵钻心的疼痛 ,小麟俊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脸 ,见小手沾满了血 ,不由得吓了一跳 ,再一扭头 ,姥姥也不见踪影了 ,这时 ,小家伙真害怕了 ,扯着嗓子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众人 ,隔着人群外的姥姥更是急出了一身冷汗。当即有人将此情况…  相似文献   
2.
萧萧 《环境》2009,(4):74-77
目前,绿色行动正席卷整个世界,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业已不可避免地站在了这场新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一些改革者打破传统束缚,使一座座新奇的绿色建筑正在出现或即将出现,它们让我们一边享受到环保建筑的崭新成果,一边也可以对未来绿色建筑设计展开大胆想象。以下是就是很有代表性的15项“绿色”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3.
段雷  马萧萧  余德祥  谭炳全 《环境科学》2013,34(6):2422-2427
在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林内施加与大气氮沉降量相当的硝酸铵(NH4NO3)和硝酸钠(NaNO3),研究氮沉降加倍对土壤溶液可溶性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分析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潜在作用.2005年起为期5a的现场观测表明,施氮后凋落物层土壤溶液的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和通量在起初2a内与对照样区相比有明显升高,但之后反而降低.施氮还会降低凋落物层土壤溶液的DOC与DON(可溶性有机氮)比值,以及矿质土壤上层的DOC浓度,但对矿质土壤下层的DOC淋溶通量几乎没有影响.总体来看,在试验期内氮沉降对土壤碳库无显著影响,但土壤有机物可能有从富碳有机物向富氮有机物转化的趋势,氮沉降的成分(NH4+和NO3-)对土壤有机物的影响则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酸化森林土壤投加石灰石和菱镁矿5 a后的化学性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3年在重庆铁山坪森林土壤上一次性投加石灰石和菱镁矿,研究它们对酸化土壤的修复效果.对土壤和土壤溶液连续5 a化学变化的观测结果表明,投加碱性修复剂能提高土壤和土壤溶液pH值,增加土壤盐基饱和度和可交换盐基含量,从而有效地缓减土壤酸化.修复剂粒径是影响起效快慢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加石灰石的粒径远细于菱镁矿,所以石灰石...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铁山坪2001~2010年酸沉降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全国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的目标,但氮氧化物(NO x)排放量仍持续增长.为了评估排放的变化对酸沉降控制的效果,2001~2010年在重庆铁山坪连续开展了10 a的穿透水观测,结果表明该地区硫沉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氮沉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总体上酸沉降有所下降.以上趋势和重庆市同期SO2排放量有所下降而NO x排放量持续增长的趋势是一致的,这表明我国酸沉降控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2010年重庆铁山坪的穿透水硫沉降量和氮沉降量分别达到9.9 keq·(hm2·a)-1和4.5 keq·(hm2·a)-1.如果以此作为总沉降量的近似,将可能存在硫沉降被高估28%,氮沉降被低估50%的不确定性.以上硫沉降和氮沉降水平均达到甚至超过欧美在历史上酸沉降最严重时期的水平,表明重庆地区的酸沉降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6.
七龄童莫名其妙被"咬"伤 去年7月9日下午4时许,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三义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7岁的小麟俊在姥姥的带领下,来到了马连道"家乐福"商场.由于刚开业,商场挤满了人,姥姥拉着小外孙乘坐滚动电梯欲上二层,突然两人被巨大的人流冲散.蓦地,小麟俊感到脸部左侧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剐了一下,接着是一阵钻心的疼痛,小麟俊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脸,见小手沾满了血,不由得吓了一跳,再一扭头,姥姥也不见踪影了,这时,小家伙真害怕了,扯着嗓子大哭起来.  相似文献   
7.
8.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山东17地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山东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两极差距大,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对山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