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正>学生在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劳动体验中,习得劳动技能、锻造劳动品质、激发创新意识、培育创造能力、树牢生态文明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村小学位于日照城区西北,这里山清水秀,云蒸雾绕,系日照“南茶北引”的首批试验区,中国驰名商标——日照“雪青”就发源于此。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学生学习和评价方式的变革,积极开发、建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充分发挥区域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根植于茶园的生态劳动教育,承茶韵文化,鼎力打造新生态劳动校园。  相似文献   
3.
邵杰  王琳 《环境教育》2024,(4):90-91
<正>临沂第一实验小学通过党员先锋模范引领、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校外专家宣讲、红领巾志愿服务以及家校社的共育机制,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当今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项长远的使命。临沂第一实验小学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绿色使者。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先行,党建带队建的教育形式使学生真正做到了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常用爆炸物探测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远距离爆炸物探测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藏东南拉月曲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区采集地表水样品25组、收集雨水样品2组。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Ca/Na和TDS对数关系模型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3组样品中,4种阳离子Ca2+、Mg2+、Na+、K+的平均值分别为13.90、1.43、1.65和1.56 mg/L,5种阴离子HCO3-、SO42-、NO3-、Cl-、F-的平均值分别为27.57、14.88、2.92、5.40和0.24 mg/L,pH位于7.05~7.96,水体呈弱碱性。2组雨水样品中,4种阳离子Ca2+、Mg2+、Na+、K+的平均值分别为1.94、0.01、0.12和0.18 mg/L,5种阴离...  相似文献   
6.
<正>为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实践能力,山东坚持抓示范、强品牌、提质效,做好“小卫士”大文章,擦亮本土环境教育金字招牌。抓示范,把标兵“带”起来自2016年起,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团省委、省教育厅持续开展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选树活动。其间,优化选树标准,加密选树频次,规范“学校发动、县级选拔、市级推荐、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给安防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防行业是最早使用物联网的行业之一。国家物联网的发展战略为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物联网的安防应用,传感器、视频及安全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三大技术;除此之外,要解决好标准和法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大气量混合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成分复杂、净化率低的难题,在其原有箱式生物滴滤塔(BTF)中投加特异复合微生物菌剂强化混合废气的净化。结果表明:混合废气主要成分为12种C4-C8烷烃类物质和7种苯类污染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废气中VOCs总质量浓度为40~150 mg·m-3;投加由6种功能微生物组成的混合菌剂之后,BTF对混合废气中TVOCs去除率提高了180%,为对照组的2.8倍。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为微生物复合菌剂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