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卢建  杨扬  尹振娟  钟铮  潘鸿 《环境工程学报》2010,4(6):1262-1266
为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高效、低耗、管理简单的要求,开展了生物法(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A/BCO-CW)处理小城镇片区混合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A/BCO系统在停留时间为3~6 h条件下,对悬浮物和有机物有高的去除效率,COD、BOD5和TSS去除率分别达到63.1%、67.7%和66.2%,避免了人工湿地堵塞和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了所需湿地面积44%。全年运行结果表明,在0.30~0.59 m/d水力负荷率下,垂直流-表面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对COD、BOD5和TSS平均去除负荷达9.4、5.1和7.2 g/(m2.d)(42%、71.2%和85.2%);COD、BOD5去除速率常数为74.6±12.1 m/y、166±30.5 m/y,这些数值均处于文献中k值范围的高量程内。A/BCO-人工湿地系统对COD、BOD5和TSS具有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IV类水标准,2种处理方法有效组合起来,所开发的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运行的城镇废水处理组合系统,将会在实际应用尤其是高有机负荷污水处理中发挥良好效用。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市最大补水人工景观湖白云湖水生态系统构建示范区为对象,利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了以沉水植被构建为主的修复措施对示范区水体水质改善的影响,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水质指标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综合污染分析结果表明,恢复沉水植物后,示范区水体各项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水质从V-劣V类提高到III-IV类,水体综合污染状态由严重污染改善为轻污染。因子分析显示,10项水质指标可划分为四类主因子来反映水质状况,其中,第一主因子主要反映水体营养盐指数,第二主因子反映水体有机污染指数,第三主因子反映温度变化对水质的影响,第四主因子反映水体的酸碱度;综合评分结果说明了生态系统构建后水质综合评分可大幅降低,且月评分结果呈现温度越高、水质越优的特点,水体特征呈现向草型水体发展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水生态系统构建可有效改善示范区水质,是保障城市河道补水水源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腈氯纶纤维是我国生产阻燃织物的主要纤维品种。本文介绍了纤维的燃烧过程和其阻燃性的衡量标准,阐述了该纤维的性能和生产方法,并介绍了典型腈氯纶纤维品种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的呼吸速率(OUR)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工段变化特征明显,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的变化规律相符,在曝气足量时不受曝气不均的影响。为了在确保出水水质的前提下节能降耗,提出了通过软测量技术获得OUR,并将其作为SBR法曝气时间的控制参数,同时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了此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