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6篇
基础理论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目的,是要对组织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开展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危害因素辨识、危险评价在不同的组织是极不相同的,其范围、方法、法律、法规适用性应明确给予确定。 1危害因素辨识   组织要对自身活动中产生的危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辨识活动应包括:   (1)常规或非常规活动:正常 (如每天的常规生产运行状况 )、异常 (如开机、停机、检修 )、紧急 (如火灾、爆炸、洪水 )“三种状态”,过去 (如过去发生的伤害事故 )、现在 (作业活动、设备等现…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过程中,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下简称《审核规范》)的要求,应对用人单位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危险源)进行辨识,进而对风险进行评价,以策划出对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管理控制措施。这一重要的环节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和基  相似文献   
3.
风险评价过程的两个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组织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下简称《审核规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的要求,应该对组织在生产活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在危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对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因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价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能否针对作业场所内的全员、全过程及全空间进行全面的危害辨识,是可否正确进行风险评价的关键环节。危害辨识是一项严谨和细致的工作,采用正确的方法尤为重要。可以说,危害辨识是整个体系策划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7.
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83年到2005年的林地基本数据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分析方法结合GIS对广东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森林资源的时间变化,包括数量的动态变化、变化速度以及区域变化差异,总结出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几个特点:①林业用地1987年最少,有林地持续稳定增长,先由无林地和疏林地大面积减少转化为有林地,后来主要是非林业用地转化为林业用地.防护林面积有大幅度上升,薪炭林呈下降趋势.②幼龄林占绝对比重,近过成熟林比重低但在逐渐增加.活立木总蓄积持续上升,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过熟林蓄积基本随着面积变化而变化.③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有相当幅度面积的增加.④1996-2004年,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林地相对变化率大多数在10以上,比平均变化大得多.文中对成因有简单的探讨,明确了广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和规律,这将为广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