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刍议环境管理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凌  李锋民 《青海环境》2004,14(1):41-43
如何利用环境财务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层进行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服务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目前 ,国内对有关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从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环境投资决策分析及环境业绩评价三个方面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袋式除尘器用覆膜滤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工艺来保证表层覆膜不被破坏。本文从细节上探讨了如何保证覆膜滤袋的缝制质量,包括合理选择与制作滤袋的配件、缝制技术,以及如何正确选择缝线、针法、缝纫机和接缝,并注意同步输送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本文通过环境与经济的库兹尼茨关系,对马鞍山市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对今后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方向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对铅、镉废水净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室内静态、动态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凤眼莲对废水中铅、镉的积累能力和净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凤眼莲对废水中铅、镉有较强的净化作用、与处理浓度、放养时间和放养量有关,大约84—93%的铅、镉被积累在根中;不同浓度铅、镉废水养殖凤眼莲7—10天后,其去除率可达62—89%。凤眼莲对铅的吸收净化能力大于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化工园区面临异味投诉问题的迫切挑战,探索一套以监测设备为基础、信息平台为手段和管控服务为核心的新技术框架,既有助于企业达标排放,又推动了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阐述了从国家到园区层面异味管控模式的三大目标,以如东化工园区为例,从设计有效技术框架、筛选异味优控因子、建设监测站点、搭建信息平台和建立管控服务等方面对技术框架进行了探讨;其次,基于“设备+平台+服务”综合管控模式,实现如东化工园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此外,为深化和推广如东化工园区异味管控模式,提出建立“点—线—面”监测网络、一体化管理平台和运维服务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化工园区恶臭异味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叶菜类蔬菜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52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5的工况中,平均日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9.5mL/(gVS?d),日最大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49.8mL/(gVS?d),最早进入快速产甲烷期.当接种比为3.5时,随着含固率的升高,产甲烷速率下降,迟滞期延长,但单位底物累计产甲烷量增大,含固率7%时单位底物累计净产甲烷量为481mL/gVS.而当接种比为1.5时,含固率为5%和7%的工况均无法启动甲烷化反应,含固率为3%的工况的产气迟滞期达15d.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抑制甲烷化反应的启动,迟滞期随着液相中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有机酸浓度低于1260mg/L,甲烷化反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PXW型摆辗机摆头运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据此认为具有多种摆头运动轨迹之摆辗机摆杆轴线上除顶点以外的各点只能是作球面运动,因而以往在摆头运动轨迹分析中将其简化为平面杆系势必引入误差.注意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摆辗机的结构设计和对摆辗加工中应力-应变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的逐步增多对我国环境保护构成严重威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治工业污染成为我国国民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多样化的膜技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并对其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以期为我国工业发展与环保节能工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