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基础理论   5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学施肥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小霞  曾思坚 《生态环境》2005,14(3):443-444
化肥的施用,实现了农业的增产,一百多年来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肥料仍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产生了对化肥的错误认识。文章认为必须树立起科学施肥的观念,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形成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合使用的格局,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认为应加强肥料市场管理,使之有法可依,并能迎接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思坚  何小霞 《生态环境》2004,13(2):293-293,296
粮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只重视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应更多地重视粮食生产领域,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只有稳定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培肥地力,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研究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的生物改良途径。结果表明;桉树林下间种绿肥、牧草或菠萝,可以提高林地覆盖度,增加林地枯落物,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桉树的生长。筛选出比较适宜于桉树人工林下间种的植物品种,并对间种的经济效益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生物肥料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思坚  何小霞 《生态环境》2004,13(1):129-131
广东省生物肥料的生产和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三大阶段。目前其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文章在阐述目前广东省6种生物肥料的主要特性,生产情况及施用效果的基础上,指出广东省生物肥料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预测了生物肥料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番禺区万顷沙十五涌的土壤为例,探讨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种植热带果树的土壤条件。该地土壤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是由工人围海造田而成的,有关部门计划在此大面积种植木瓜、杨桃、番石榴等热带果树。通过在种植果树前进行土壤本底调查,摸清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找出土壤存在问题,并结合果树生长的需要,提出土壤利用改良意见。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施肥,建立合理的间套作制度,是提高和稳定土壤肥力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A/O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经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工艺预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50%~60%,BOD5/COD提高到0.3以上;预处理后的废水与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采用生化法进一步处理,出水COD小于100 mg/L,BOD5小于20 mg/L,ρ(NH3-N)小于50 mg/L,SS小于70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