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7篇
综合类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接上期) 3.3 聚丙烯 聚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烯用量的第3大塑料品种.聚丙烯中加入胶粉可以改善聚丙烯材料的韧性,提高其抗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3.
1 概述 胶粉应用最早方式是生产再生胶,其后随着胶粉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方法生产的细胶粉、精细胶粉、超细胶粉以及各种特殊用途改性胶粉的出现,大大扩宽了胶粉的应用范围.到目前为止,胶粉已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建筑材料、公路建设等许多领域,并且还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可以预见,今后胶粉将作为一种特殊的弹性粉体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该技术以物理手段为主 ,与化学手段相结合 ,在常温条件下 ,以简化的生产流程制造 6 0~ 12 0目精细橡胶粉 ,粒度均匀 ,比冷冻法能耗低 ,成本低 ,达到了废轮胎全部综合利用。生产过程全部密闭 ,实现“四无”(无污水、无噪音、无粉尘、无废气 ) ,对环境无污染 ;电耗比国内外同类企业节省5 0 %以上 ;产品经化工部胶管和再生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全部符合Q/SDB1- 1998标准规定要求 ,经用户批量使用 ,性能良好 ,该技术已成功地实现规模型、工业化生产。完成人员 :何永峰 ,杨玉科 ,邹光钦 ,蒋耀兴 ,展海波 ,董 鹰 ,刘云霞 ,朱仁翔 ,等常温…  相似文献   
5.
浅谈胶粉的应用(续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 )3 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3 1 聚乙烯胶粉除用于橡胶中外 ,还可用于多种材料。与塑料共混具有实际意义 ,其可在塑料中任意数量掺用。若以塑料为基材 ,则称为胶粉增韧塑料 ;而以胶粉为基材 ,则称为塑料对胶粉增强 ,胶粉可以和各种塑料 ,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 ,经共混后制成的新型材料通过模压、层压、压延、注塑和挤出等成型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制品。其中聚乙烯是塑料材料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种 ,因此 ,胶粉改性聚乙烯具有实际意义。聚乙烯与胶粉共混 ,一般有非硫化型共混和硫化型共混两大类。非硫化型…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5 2 运动场地铺装材料运动场、操场、娱乐场所、室内地面的聚氨酯塑胶铺面材料具有走着舒适、耐磨、防滑、防水等优点 ,经塑胶铺面的室外运动场所可不受下雨的影响 ,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减少挫伤机会。铺面材料有全塑胶型 (主要由聚氨酯制成 ,不含胶粉 )、混合型、双  相似文献   
7.
常温法工业化生产精细硫化橡胶粉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技术涉及一种由废轮胎或废的非轮胎橡胶制品常温碎生产精细橡胶粉的工业化新技术,包括粗碎、中碎、配料、细碎,以及至少三次除铁、除纤维、筛分等工艺步骤,克服传统常温粉碎法和低温冷冻粉碎法的缺点,兼备二次特点,为一种投资少,成本低,操作容易,环境清洁,质量高的60~120目的精细橡胶粉的工业生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3 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3.1 聚乙烯胶粉除用于橡胶中外,还可用于多种材料.与塑料共混具有实际意义,其可在塑料中任意数量掺用.若以塑料为基材,则称为胶粉增韧塑料;而以胶粉为基材,则称为塑料对胶粉增强,胶粉可以和各种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经共混后制成的新型材料通过模压、层压、压延、注塑和挤出等成型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制品.其中聚乙烯是塑料材料中消耗量最大的品种,因此,胶粉改性聚乙烯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4.3 防水密封材料 4.3.1 胶粉沥青嵌缝油膏 在沥青油膏中加入胶粉改性,可以提高沥青油膏的软化点,增加低温下的延伸性.胶粉在沥青油膏中的用量一般在15%~30%,如果用量过大,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膏的粘结性能.此外,胶粉的粒度大小,混合工艺对油膏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胶粉沥青油膏中,还掺混有硫化剂、促进剂及成膜催干剂等组分,以使油膏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表47为常用的三种胶粉沥青嵌缝油膏的配方与性能.  相似文献   
10.
浅谈胶粉的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 述胶粉应用最早方式是生产再生胶 ,其后随着胶粉生产技术的发展 ,各种不同方法生产的细胶粉、精细胶粉、超细胶粉以及各种特殊用途改性胶粉的出现 ,大大扩宽了胶粉的应用范围。到目前为止 ,胶粉已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建筑材料、公路建设等许多领域 ,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