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三明化工厂造气含氰废水三级处理装置三年运行实践表明,冷却型塔式生物滤池的平均脱氰率为80%左右,氰化物挥发率全年平均为4.66%,水力负荷为80米~3/米~3滤料·日;脉冲澄清池的表面负荷率达7.2米~3/米~2·时;整套装置每天可处理造气含氰废水3.6万吨,脱氢效率达94.5%,出水氰化物浓度为0.01—0.5毫克/升,水质符合生产用水要求,空气中毒物浓度亦能达标。  相似文献   
2.
李小月  卢锟 《环境科技》2007,20(3):76-78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免不了挫折和失败,中国自然保护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与国土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在其土地权属、与当地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此,从与当地人民之间的关系出发,主要考察自然保护区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3.
卢锟  张岩 《环境保护》2020,48(3):51-55
环境治理规则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则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为适应构建现代环境治理规则体系的要求,本文从党规政纪、法律法规、环境道德三个层面系统认识环境治理规则的层级结构及其对环境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影响,并从主体间的规制互动关系、督政互动关系和督企互动关系方面探讨改进完善环境治理规则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填补了国家层面行政程序立法中的一项空白,为规范地方环境行政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这项立法的亮点在于从决策理念、决策事项、决策程序三个层面推动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考量中,促使环境效益成为在决策中同经济等其他因素相平衡的一个重要砝码。《条例》明确了融汇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环境风险多元协调决策机制,细化了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程序,建立起三阶决策信息公开机制,完善了决策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实现了决策从单方意志性向交涉性的转变,是我国推进环境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