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安黑河流域水体细菌群落分布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进行分离鉴定,检测黑河流域水体和底泥中的细菌群落,并与水库建成前进行比较,以期对现阶段西安黑河水体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黑河水样中细菌群落总数为3 10~800cfu/mL,底泥中细菌群落总数为20×10 3~1100×10 3cfu/m L,主要以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as)为细菌优势菌群,水库建成前水体中存在的大肠杆菌和占较大比重的条件致病菌无色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此次都没有检测出,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黑河水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从微生物角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中氮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垃圾和污泥混合的高温好氧静态堆肥小试试验,主要研究了堆肥过程中全氮、氨氮、硝态氮、水溶性氮以及有机碳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呈下降趋势;堆肥产品中全氮与其初始浓度成正比,初始浓度越高,结束时全氮越高;碳氮比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变化不大;氨氮的变化显著,堆肥23 d,3种比例的混合样品(垃圾和污泥体积比分别为9∶1、5∶1和3∶1)中的氨氮分别由堆肥前的11.1、10.9、10.5 g/kg下降到1.1、2.1、3.1 g/kg;水溶性全氮和水溶性氨氮的下降趋势明显,水溶性氨氮是构成水溶性全氮的主要成分,堆肥前期温度的上升引起水溶性全氮和水溶性氨氮的迅速下降;硝态氮和水溶性硝态氮的浓度低,变化小;氮素损失主要在第3~10天的堆肥高温期,污泥量越大,氮素损失越严重,氮素损失率最高达45%.  相似文献   
3.
用铝矾土、铝酸钙、六水三氯化铁和盐酸为原料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CD,考察了其混凝性能,讨论了混凝机理。制备复合混凝剂CD的最佳工艺条件:合成反应时间2h,合成反应pH约4.0,产品的盐基度约80%。混凝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CD对含油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复合混凝剂CD对废水pH(6~9)和废水温度(5~30℃)的适用范围较宽,由傅里叶红外光谱可推断复合混凝剂CD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无机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