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稀土吸附剂对废水深度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渍——干燥——焙烧法制备预载镧氧化物稀土吸附剂,探讨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在镧离子浓度为0.025mol/1、pH为10-11的溶液中浸渍,于500℃温度下焙烧制得的稀土吸附剂,其除磷效果可达95%。  相似文献   
2.
稀土吸附剂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玉保  宁平  邓春玲 《化工环保》2004,24(Z1):352-354
采用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镧制成的复合吸附剂深度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研制的稀土吸附剂适于处理弱酸性生活污水.在模拟生活污水含氨氮质量浓度20 mg/L,pH3~7,吸附剂投加量3 g/L, 吸附2 h条件下, 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7%,出水pH在6.0~ 8.5之间,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46 mg/g.  相似文献   
3.
通过钢瓶配气模拟和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黄磷尾气中PH3的相关问题。得到了吸附反应的最佳吸附温度、氧含量、气体流量、改性液浓度、活性炭粒径和焙烧温度。再生方法可行,可通过再生液回收磷酸。热重差热分析和孔径分布初步证明吸附质为磷和磷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改性沸石去除水中低浓度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别利用无机盐、无机酸和稀土对天然沸石进行了改性处理,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不同方法对沸石进行改性的机理,提出了改性沸石的最佳制备方法,并采用X衍射的分析手段观察化学处理对载体的影响,探讨了改性沸石对NH4 吸附动力学以及再生实验.研究表明,3种方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沸石去除氨氮的能力,其中利用无机盐改性的沸石的效果最佳,对NH4 的吸附动态符合Freundlich方程,与传统的化学凝聚法和生物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高效、经济等优点.无机盐改性沸石制备最佳条件是: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8 mol/L,在水浴温度70~75 ℃时,按固液比1∶50投加沸石,浸渍时间为2 h,过滤后滤饼在100 ℃下干燥1 h.  相似文献   
5.
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黄磷尾气中的PH_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钢瓶配气模拟和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黄磷尾气中PH3的相关问题。得到了吸附反应的最佳吸附温度、氧含量、气体流量、改性液浓度、活性炭粒径和焙烧温度。再生方法可行,可通过再生液回收磷酸。热重差热分析和孔径分布初步证明吸附质为磷和磷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黄磷尾气巾的PH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钢瓶配气模拟和气相色谱GC-14C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黄磷尾气中PH3的相关问题.得到了吸附反应的最佳吸附温度、氧含量、气体流量、改性液浓度、活性炭粒径和焙烧温度.再生方法可行,可通过再生液回收磷酸.热重差热分析和孔径分布初步证明吸附质为磷和磷氧化物.  相似文献   
7.
污水除磷技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磷的氧化态和还原态都不可能成为气态,一般只能通过化学或者生物学的方法将其作为一种固体收集,除磷技术中,一是利用沉淀反应,或结晶,吸附等作用,二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前者包括化学凝聚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和结晶法等,后者包括生物法,Phostrip法,Bardenpho法和Phoredox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