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废物处理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接种0~4℃贮存2个月亚硝酸盐反硝化颗粒污泥,以甲醇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USB(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内进行二次启动。结果显示,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下,约46 d完成了反应器二次启动,污泥床负荷达到3.43 g N/(L·d),NO2-N去除率为99%;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NO2-N浓度为50 mg/L、负荷从1.7 g N/(L·d)逐步提高至5.1 g N/(L·d)时,NO2-N去除率均大于98%;当表观流速为2.68 m/h、进水负荷逐步提高至8.0 g N/(L·d)时,脱氮率下降至63%,过程中污泥床最大去除速率约为5.7 g N/(L·d)。研究认为,亚硝酸盐颗粒污泥床具有稳定和去除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液膜萃取法处理有机磺酸型工业废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含高浓度4-硝基甲苯-2-磺酸(NTS)的工业废水采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研究了萃取过程中膜溶剂、表面活性剂、外水相的pH、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油内比的选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去除NTS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外水相pH为4,内水相氢氧化钠浓度为5.0%-7.5%,油内比为1∶0.5-1.25,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可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NT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4%和96.2%。  相似文献   
3.
卢琛  金锡标  袁晓辰  田振 《化工环保》2019,39(3):262-267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及其分解产物二甲胺(DMA)对生物硝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致使含DMF废水的生物处理系统出水的氨氮质量浓度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为此,采用碱解预处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DMF和DMA。借助实验室小试装置优化了过程控制参数,再将此预处理方法运用到某DMF废水处理工程。小试结果表明,在加碱量为n(NaOH)∶n(DMF)=1.2∶1、反应压力为0.04 MPa、反应温度为76.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模拟废水的DMF质量浓度由10 000 mg/L降至35 mg/L,DMA质量浓度降至28 mg/L。DMF实际废水处理工程结果表明,经碱解预处理后,生物处理系统进水中DMF稳定在1.0 mg/L以下,DMA稳定在10 mg/L以下,出水氨氮质量浓度降至2.0 mg/L以下,生物硝化过程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闭合环型缺氧反应器混合效果,选用基于Fluent软件的三维RNG k-ε紊流数学模型对闭合环型缺氧反应器进行流场模拟,以池底可能淤积面积比例作为混合效果的评价标准,分别从导流直墙长度、导流墙偏心距离及水下推进器偏置等3个方面对缺氧池的系统构造的最优设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推进器功率下,导流直墙长度2.0 m为佳,导流墙偏心距离0.5 m为佳,推进器向内偏置0.5 m为佳。该研究方法及其结果可以作为闭合环型缺氧反应器的设计依据,具有较佳的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B)内,接种好氧活性污泥,以甲醇为碳源,NO-3为电子受体,经过40多d培养,得到良好的反硝化颗粒污泥,粒径2~3 mm,MLSS为36 g/L,氮去除速率和COD去除速率分别在0.15 g NO3-N/(g VSS·d)和0.8 g COD/(g VSS·d)。当负荷提高至6.44 g NO3-N/(L·d)继续运行1周后,观察到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出现上浮,浓度降低,颗粒粒径多数在3~5 mm,外观呈乳白色。为恢复反应器稳定运行,当负荷降至3.86 g NO3-N/(L·d)时,上浮现象减轻,当负荷降至2.57 g NO3-N/(L·d)时,上浮现象消失,颗粒污泥密度由不稳定时的1.0018 g/cm3提高到1.0126 g/cm3,颗粒粘连现象基本消失,污泥氮去除速率在0.19 g NO3-N/(g VSS·d),连续运行30 d,系统保持稳定。分析认为,颗粒污泥表面微生物生长速度过快是导致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较长的泥龄有利于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