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作物产量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即作物产量构成理论、光合性能理论、源库理论和"三合结构"理论,综述了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与湖南省实际,就我国与湖南省玉米栽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全年粮食作物替代种植的可行性和理想替代种植模式,于2016年开展了双季稻、双季玉米、双季高粱等3种种植模式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产品镉含量与经济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3种种植模式下,晚季作物均能在10月下旬成熟,两季作物总产量以双季稻最高,双季高粱次之,双季玉米最低;(2)两季总纯收入双季稻最高(17 285.2元/hm2),双季高粱降低2.4%,双季玉米降低44.6%;(3)早、晚稻糙米镉含量远超国家标准,而玉米籽粒镉含量仅0.10 mg/kg左右,高粱籽粒镉含量在0.25 mg/kg~0.45 mg/kg之间,低于国家饲料镉含量标准.综合来看,双季高粱(旱季+再生季)虽经济效益较双季稻略有下降,但其产品安全,且具有省工节本优势,是中度镉污染稻田的理想替代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粉煤灰和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再生骨料替代部分天然粗骨料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方法,来研究粉煤灰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得出:当再生骨料掺量为20%~30%时,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20%左右;当再生骨料掺量高于40%、粉煤灰掺量高于20%时,其混凝土拌合物搅拌时间不小于240 s,且当粉煤灰在20%~30%时,可获得较理想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当粉煤灰的掺入量分布在20%~30%、再生骨料的最佳掺量为50%时,可获得较理想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由此得出,合理的再生骨料、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明显且有提高的趋势,对降低混凝土成本,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人类活动对海南省小海泻湖沉积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小海泻湖XHK04-01沉积物柱状样的210Pb定年以及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小海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1988年以前,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稳定在0.6%和0.04%,TOC/TN为14左右,沉积物的有机质主要来自陆地,陆源有机碳的含量占到总有机碳含量的80%,人类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变化较小;而1988年之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小海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迅速上升,到表层时总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和0.13%,TOC/TN下降到9,沉积物中小海自生来源的有机碳的比例显著增加,陆源有机碳的比例相对下降到45%.小海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增加,导致小海水质的恶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沉积速率上也有反映,在18cm以下沉积速率为0.46cm·a-1,0-18cm沉积速率为1.26cm·a-1.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水资源的变化趋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广东省水资源量和水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对未来十年全省需水量情况进行预测。据此,针对省内生活污水增加、废水处理率严重偏低、需求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管理水平落后、用水浪费现象普遍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于2015年~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材料,在湖南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双季免耕(G1)、双季翻耕(G2)、双季旋耕(G3)、早旋晚免(G4)、早翻晚免(G5)等5种土壤耕作方式下双季稻镉积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晚稻根镉含量以成熟期最高,但早稻规律不明显.土壤耕作方式明显影响根镉含量,免耕处理最高,翻耕处理最低;(2)翻耕可降低早稻成熟期茎镉含量,但晚稻成熟期茎镉含量的处理间差异存在年际间差异;(3)早、晚稻叶镉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表现持续增长趋势,不同土壤耕作方式间叶镉含量差异显著,多年免耕可降低叶镉含量,而多年旋耕可提高叶镉含量;(4)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呈持续增长趋势,其增幅以翻耕处理最大,免耕处理最小;(5)3年早稻地上部镉累积量均以G5处理最高,而晚稻地上部镉累积量2015年以G5处理最高,2016和2017年以G2处理最高,3年均以G1、G4、G5处理较低.可见,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镉积累分配有明显影响,翻耕促进水稻地上部镉积累,而免耕可降低水稻穗部镉含量和地上部镉累积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