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羟基氧化铁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阿特拉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制备的羟基氧化铁(FeOOH)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痕量阿特拉津的效能,并对影响催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本实验条件下,反应8 min时催化氧化阿特拉津的去除率比单独臭氧氧化高出63.2%,而FeOOH对阿特拉津的吸附量很小,结果表明,FeOOH对臭氧氧化水中的痕量阿特拉津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探讨了催化剂投量、pH、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和重碳酸盐碱度对催化氧化阿特拉津的影响。催化剂最佳投量为150 mg/L,去除率随pH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重碳酸盐浓度为200 mg/L时催化作用受到明显抑制。通过研究叔丁醇对催化反应的影响间接推断了催化反应的机理,叔丁醇作为羟基自由基抑制剂有效地抑制了水中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和它对阿特拉津的氧化反应,间接证明这种催化作用遵循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的固体K2FeO4作为氧化剂对水中的苯酚进行氧化降解.在苯酚初始浓度为0.10 mmol /L、溶液pH 为9、反应时间为30 min、n(K2FeO4)= n(苯酚)为15 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9.8%.反应过程中,K2 FeO4的强氧化作用与其产物Fe(OH)3 的絮凝作用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过程中对废碱液进行回收利用,探讨了废碱液的提纯方法和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参数。废碱液提纯的方法是先向废碱液中加入少许KOH,使溶液碱度保持在13.00mol/L,然后将温度降至0℃,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去除析出的KCl和KNO3杂质。高铁酸钾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同时加入Fe(NO3)3.9H2O和KOH。经提纯的废碱液所制得的高铁酸钾的纯度和产率比未经提纯的废碱液明显提高,且经5次循环使用后,所制得高铁酸钾的纯度和产率依然可达60.74%和46.31%,实现了废碱液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Cu-EDTA、Cu-NTA、Cu-柠檬酸和Cu-酒石酸4种典型的铜络合物来探讨UV/氯工艺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降解重金属络合污染物的潜力,并以Cu-EDTA为代表物详细考察了[NaClO]_0/[Cu]_0(物质的量比)、初始溶液pH值和NO~-_3、SO■等共存物质对UV/氯破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V/氯对多种铜络合物具有高效的氧化破络能力,可将Cu浓度从初始的19.2 mg·L~(-1)降至1.0 mg·L~(-1)以下.在[NaClO]_0/[Cu]_0为60、初始溶液pH为3.0~5.0的条件下, UV/氯对Cu-EDTA的破络效果较好,Cu和TOC的去除率分别高于95%和70%,但共存的NO~-_3、SO■、Ca~(2+)和NOM对Cu-EDTA的破络有一定抑制作用.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竞争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UV/氯通过HO·和Cl·两者的共同作用实现Cu-EDTA破络,在pH=5.0时的贡献分别为60%和40%.产物鉴定结果证明,Cu-EDTA降解为N—C键逐步断裂的脱羧过程,其中,—N—(CH_2—COOH)_2和—N—CH_2—CH_2—N—基团上的N—C键断开生成Cu-ED3A和Cu-NTA,分别贡献约80%和20%.UV/氯对实际络合铜废水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u浓度由初始的20.4 mg·L~(-1)降至约1.0 mg·L~(-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