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慧丽  薛莉娟 《绿叶》2012,(11):23-28
农业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多功能属性,这种多功能属性的真正实现,首先不在技术层次和经验性层次,而是方向性、道理层次,根本上要靠"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新型农业观的践行。本文以日本木村的苹果种植为例,归纳出对"尊重自然"的农业观的基本理解,并以长期所参与的乡村建设实践为经验,表明了结合中国地方和城乡关系实际状况而因势参与的行动之心志。  相似文献   
2.
何慧丽 《绿叶》2014,(2):53-62
美国加州小城克莱蒙(Claremont)是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的发源地与大本营.在现实中践行了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核心思想——尊重他者,环境友好,共同体利益至上.人与社区共荣。这里的后现代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华部分似曾相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超越现代也包容前现代.我们迫切需要从自身和特定场域出发.顺应历史进程.为后现代文明的到来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州小城克莱蒙(Claremont)是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的发源地与大本营,在现实中践行了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核心思想——尊重他者,环境友好,共同体利益至上,人与社区共荣。这里的后现代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精华部分似曾相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超越现代也包容前现代,我们迫切需要从自身和特定场域出发,顺应历史进程,为后现代文明的到来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何慧丽 《绿叶》2014,(8):22-28
近现代百年来乡村的受体角色,如今随着宏观环境的变迁,具有了相对向主体角色改善的可能性。当下在全国所出现的多种多样的新农村建设现象,只有在某种程度上内含着乡村主体性的因子,才称得上为乡村复兴。这需要巩固既有乡村结构性的优良传统关系,并接茬于现代组织制度的宏观背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