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昭丽  王瑞方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215-3231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相似文献   
2.
旅游供给侧改革是调节旅游供需结构不合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带动其他领域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究吐鲁番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切实路径,运用HP滤波和增长率法对案例地生命周期进行测度,可知该区处于巩固阶段。因此,在借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元旅游产品、整合多元领域资源、开展多元参与旅游方式三个方面有效解决现阶段的矛盾,以期提供多元有效供给,调控旅游地生命周期,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