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分析我国石油储备现状的基础上,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建立静态局部均衡模型,并结合我国石油储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计算,以求得我国最优的战略石油安全储备规模。结果表明:在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应对十年一遇的石油进口中断危机最优的战略石油安全储备规模为80天进口量,而面对规模更大的石油进口危机则需要更多的石油安全储备量。  相似文献   
2.
曾凡涛  吕靖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5):2304-2311
采用基于船舶活动的排放因子法,测算了2018年进出厦门港的船舶排放清单,并在排放数据的基础上,借助外部成本评估工具,从环境和社会两类指标层面上评估了港口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2018年厦门港船舶排放SOx、NOx、HC、CO、PM2.5、PM2.0和CO2e(二氧化碳当量)的总量分别为3222,11977,490,1118,411,542和710374t;集装箱船为最大贡献船型,船舶主机排放比例最大;对于不同运行工况,巡航工况排放的污染气体最多,停泊工况(包括港内停泊和港外锚泊)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8~12月份的船舶排放量较高.船舶排放的外部总成本约为19.95亿元(约为港口年收入的7.6%),其中NOx、PM10和SOx的外部成本较高.港口生态效率的评估反映了港口生产运营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船舶使用低硫油和岸电能够减少船舶排放,同时能够提高港口的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环节划分下的电煤物流风险评估和管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政策、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型煤炭企业的电煤物流系统存着诸多的风险,如何识别和管控风险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重点。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识别和确定电煤物流系统存在的33项风险因素,构建了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G1法模型对风险危害度进行评估,制定包括安全运行防控机制和"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2部分的风险管控方案。电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反映了电煤物流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三级库存"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的提出,为企业经营决策者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吕靖  谢珊 《环境教育》2023,(Z1):69-71
<正>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既要守住创建“绿色学校”的现有成果,又要在“绿色科技”上做大文章、下狠功夫,努力让高职教师和学生成为有科技含量的“绿色人才”。2020年4月3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由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第一次对绿色学校创建提出了总体要求,该方案从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施行绿色规划管理、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和推进绿色创新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创建“绿色学校”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模糊需求下水上应急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分配问题,考虑自然条件对应急物资储备库覆盖半径的影响,基于覆盖模型、重力模型、三角模糊数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三角模糊需求下水上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分配优化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最终选址-分配方案能够实现对水域的全面覆盖和重点加强;程序运行50次,48次得到相同结果,计算结果具有稳定性。研究表明,选址-分配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风险评价是掌握我国海运通道安全现状的重要环节,针对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频繁遭受突发事件干扰的特点,构建韧性视角下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风险评价模型。考虑影响海运通道风险因素之间存在关联性,以及评价指标信息多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构建基于因子分析的改进证据推理模型,并引入最优权重求取优化模型兼顾指标信息的变异能力和信息强度。研究显示:我国进口原油海运通道所途经的马六甲海峡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结果表明,海盗袭击事故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以及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影响关键节点风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估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风险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