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绿色、可持续的新要求,而产业生态化为应对新要求开辟了新途径。产业生态化能够使产业发展摒弃只追求速度的传统,倡导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对关于产业生态化的定义、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化定义的不同见解,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生态化评价的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态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影响产业生态化的因素众多,宏观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外资占比、环境规制、治理能力及资源消耗等;中观因素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及产业聚集程度等;微观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凝聚力"一直以来是地理学和众多相关学科开展综合研究关注的焦点。不同研究领域各有侧重,旨在通过"凝聚力"的理解与应用,回答本领域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问题。在灾害风险防范领域,近年来引入了"凝聚力"概念,为该领域开展综合研究开辟了一条新思路。该文从人文、自然、综合地理过程的角度,分别梳理了凝聚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总结了各相关领域对开展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凝聚力研究的启示。结果表明:(1)人文过程的凝聚力研究,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人文地理过程关系,其强调通过制度设计、将各个要素团结起来,最终使得社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主要方法包括多指标综合、概念模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2)自然过程的凝聚力研究,主要从自然地理系统的角度分析凝聚力,探讨维护自然地理系统各要素功能在其系统中的稳定性。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法、力学模型、属性比值法等;(3)灾害风险防范的凝聚力研究,主要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凝聚力,认为凝聚力是综合减灾过程中,人们的共识与减灾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过程。主要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凝聚力概念模型、凝聚度模型以及仿真模拟等。进一步从多灾种、多过程角度开展凝聚力的实践研究,加强定量化和模拟计算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