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过去,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小,群众不缺柴烧,山上的树木特别是马尾松长得十分繁茂,茎叶郁闭,影响了通风透光,林间空气湿度过大,对松树生长十分不利;加之马尾松下部枝桠枯黄或死亡仍然留在树上,引起病害蔓延。因此,及时适当修枝,不但能获取薪柴,减少树节,有利于提高木材材质,而且还可改善松树的生态条件,加速松树生长。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严重缺乏薪柴,导致对马尾松的剃桠过度,有的仅留1~2盘枝桠,使树梢高悬,随风摇曳。由于剃桠过度,树叶数量少,光合作用减弱,致使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黄卜、水吼等丘陵、山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堤坝塘埂、荒坡隙地、地边河滩发展芭茅,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主要表现在:①芭茅的茎秆是优质造纸原料,经济价值较高。如水吼区每年可向安徽、江苏等造纸厂出售30万t芭茅,价值30万元。②芭茅茎叶是较好的燃料,发展芭茅既可解决燃料不足,又可增加收入。近年来余井区马道村林冲、马道等11个村民组,大力发展芭茅。户均芭茅地0.3亩,可解决生活用燃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