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1.
尹传红 《绿叶》2014,(5):106-112
说起世界著名的女科学家,人们多半首先会想到居里夫人。接下来或许可以有:珍·古道尔、蕾切尔·卡逊、吴健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多萝西·霍奇金……那么,此次"出场"的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呢?关于这位女科学家,科学网在她撒手人寰两天后发了一条短讯:美国知名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于2011年11月22日在麻省逝世,享年73岁。马古利斯生于1938年,她14岁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60年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遗传学与动物学硕士学位,1965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遗传学博士学位。她最为学界所知的是对"内共生学说"的贡献。1983年她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马古利斯固然非常出色,但她的另一个身份——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1934-1996)的前妻,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她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尹传红 《绿叶》2013,(12):102-107
转基因是“天使”还是“恶魔”?转基因产品到底有没有安全隐患?转基因作物种植会带来生态安全问题吗?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类基因?我国是否应该积极发展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自面世之日起,就一直面对着如此这般的拷问和忧思。  相似文献   
3.
尹传红 《绿叶》2014,(12):77-83
正2014年的清明小长假,我过得跟往常不一样。祭扫、踏青、赏花,放松一下心情,即便遭遇出行拥堵,也觉着比"闷"在家里舒服。生此感慨之时,我不禁又联想到与之相关且印象深刻的两件事情。一是在三年前的一个春日,我携4岁小儿在北京莲花池公园转悠,于一汪小溪间发现有好些蝌蚪在游弋,惊喜异常。不成想,小儿竟漠然以对、无动于衷。我给他讲述少小之时我抓蝌蚪捉青蛙的经历,他眨巴着眼睛,像是在倾听一个远古传奇。二是此前在一个名为"0岁开启自然养育之旅"的主题论坛上,听育  相似文献   
4.
尹传红 《绿叶》2014,(6):103-110
正与知觉和对美的感受密不可分的描述性科学,似乎一向不被"主流"科学界所重视,甚至还受到一定程度的蔑视。有人认为,只有灰暗无聊的东西才是"科学的"。然而,这在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茨看来,完全是个错误的认识。遗憾的是,它却很流行。在那些真正获得巨大成就的生物学家中,只有少数几个人不是为其研究对象的美所吸引而为之倾注一生心血的。可洛伦茨却敢断言,那些动物行为学家,绝对没有一人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尹传红 《绿叶》2014,(8):129-132
2013年新年前后,一段有关“活着”的佳话在网媒上传递,感染了许多人。事情的起因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身患白血病的四川女孩宋静,历经9次化疗后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就在此时,她读到好友赠送的余华小说《活着》,心中有了共鸣,决意继续进行治疗,同时表达了想见见余华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尹传红 《绿叶》2014,(4):103-111
正整整50年前的那个春天,远在大洋彼岸,一位年仅57岁的优雅女士,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眷恋和深重忧虑,撒手离去。她留下了一部给全球带来极大震撼的警世之作——《寂静的春天》,还有纷纷扰扰的"争议"。有人说,只要春天还听得到鸟叫,我们就应该感谢她——蕾切尔·卡逊(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这句话或许有点儿夸张,但今天应该没人会否认,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当以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为标志。  相似文献   
7.
尹传红 《绿叶》2014,(10):53-63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是一位理性科学思维的忠实捍卫者,也是一名饱含激情、视野开阔的探索者。他在太空探索、环境保护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观点,如暗淡蓝点、没有"地区性环保问题"、核冬天等等。他的广博科学素养和天才的创造力,以及对人类福祉的深深关心,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帮助着我们从自我毁灭的边缘上把文明挽救回来,让我们懂得爱护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