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
流域管理体制的构建与运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流域水环境资源要素相关性,功能多样性、复合性、依存性入手,推出流域管理应是要素一体化、功能一体化、水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化的管理。从地方政府的两难处境入手,引入利益分析,得出设立流域管理机关和区域管理机构的双轨制流域管理体制。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和民主科学管理的理念出发,得出双轨制流域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有多元决策、权力制衡、经济调控、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等益处。  相似文献   
2.
日本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新动向探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以达标排放作为基础和核心要求而确立,实行事前申审查和翱翔放申报审查的中报审查制度、总量控制制度与区域控制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以治理水污染为目的的全流域治淮行动表现出鲜明的行政强制特征,量实施方式应从“急风暴雨”式转向常规性执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亟待修改,应结合水质、水量、水生生物、水体保护,实行水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的综合和一体化管理。流域管理的实质问题是应对利益整合,实行公平保护,合理限制,公正补偿原则;实行以许可证为基础的浓度和总量控制一体化的达标排放控制机制,将适用范围扩大着重体现“全过程控制”和“清  相似文献   
4.
美国关于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包括联邦级和地方级(州、市。县和其他地方自治体)的法律、法规。在联邦一级,除《国家环境政策法人《资源保护回收法》(RCRA)、《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CERCLA)等国会立法外,联邦环境保护局(EPA)还制定了上百个关于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分离、运输、处理、处置、回收利用的条例、规则、规范、标准、指南等。这些法律、法规中对危险废物管理,规定了若干法律制度。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EPA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条例》规定,所有危险废物的经营者,包括生产者、运输、处理、贮…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立法评估: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环境立法正进入以填补立法空白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创新为基本目标的新阶段,本文从分析我国环境立法的主要特征入手,概述了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完善与深化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而论述了如何在新的经济快速增长期更新环境法。  相似文献   
6.
环保市场化、产业化与环境法律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家 《城市环境》2002,16(2):8-11,46
政府改革有市场化和社会化取向的趋势,引发了市场化改革取向到环境保护,对立法制度的改进有巨大需求,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市场化取向引起对环境立法和规章的批评,也为环境立法和制度的创新带来了突破,环境法的理论正在取得进步,环境法新的思想趋势正在形成,环境管理的新方法得到了运用。  相似文献   
7.
德国通过清除计划,申报登记,清除机构、许可、运输、货单、鉴定、登记、交换、政府财政援助等法律制度对危险废物实行集中管理,保证对危险废物的流向进行有效跟踪,实现从产生到处置全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通过行政程序,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国家管理环境的职责。特别是对于危害环境的违法行为的制裁,较为普遍的是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危害环境者的法律责任,实施行政制裁。所谓环境法中的行政处罚,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规定拥有环境管理权的国家行政机关,而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对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法规的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但又未触犯刑律,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环境法律中有毒化学品概念应依据生态安全性予以界定。其立法原则应包括;全面管理,重点控制与“推定有毒”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风险管理原则,环境,安全,质量管理“三位一体”原则,分类管理和区域控制原理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