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江东鹏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3-115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从填埋场内非等温的角度,理论上分析了场内垃圾含水率的分布与温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内水分运移过程的双场耦合模型(三维),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为研究填埋场内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熔融还原炼铁技术是目前国内外高度重视的新一代炼铁技术,Corex和Hlsmelt是其中的代表工艺。文章就炼铁工艺在技术、环境、经济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而提出可行性判别指标,对Corex、HIsmelt与传统高炉工艺进行各判别指标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现址建设炼铁项目这一实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判别三种工艺的优劣,从而指出,对于珠钢现址,Corex和H/smelt比高炉技术更适应环保要求,更利于珠钢的未来发展,其中HIsmelt最具优势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消纳和废弃采石场作为填埋处置场地的角度出发,对利用废弃采石场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场址条件进行探讨,通过广州市地区实例说明利用废弃采石场选址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址的可用性,这对未来废弃采石场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影响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已经得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尚未有规范的技术方法和导则进行参考。本文以广州花都湖整治项目环评为例,对环评中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并针对湖泊整治项目提出社会影响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粤东揭阳市环境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粤东揭阳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严重、局部空气质量差、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环境能力建设薄弱和潜在的环境危害日趋严重,未来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巨大压力,解决地区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应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产业布局及污染控制、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完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0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达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经初步核算,2010年COD和SO2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2.7万吨和6.5万吨,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9.7%和43%,总量减排工作顺利完成.减排对环境改善明显,珠江广州河段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值均有所下降,COD年均浓度从2005的20.7毫克/升下降至2010年的13.6毫克/升,下降幅度〈34.3%,整体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逐年上升,大气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值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SO2从2005年年平均浓度为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0年的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7.7%,空气质量持续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8.
当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各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珠海市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规划期间(2006~2020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规划思想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环境规划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在现有环境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思想和根本目标,以生态学 (包括环境承载力和生态产业理论)、循环经济 (包括清洁生产) 和区域科学理论为基本理论,以"预防-调控-治理"为思路的环境规划思想体系.这对于我国环境规划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