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农业科技园区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方式进行;指出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环评环境保护目标、总体技术路线和程序、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框架、评价内容与重要专题设置4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共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福建海砂开采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海砂开采现状、需求、管理以及环境损害的调研和分析,笔者认为要编制海砂开采规划,进一步加大海砂储量和品位的勘探,科学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等工作,保护海洋环境,为福建海砂开采做好储备,以促进海砂开采向12海里以外及台湾浅滩发展。  相似文献   
3.
矿井被关闭前后,井下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温度、压力、光照、水质、氧化还原条件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由此引起废弃矿井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演替规律发生变化,微生物的演替也将影响到井下污染物的降解和矿井水水质。该研究利用井下原煤、煤泥、矿井水进行了废弃矿井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的模拟实验,探讨了2种模拟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多样性变化特征,实验周期为135 d。实验结果表明,矿井关闭后,细菌为环境中可培养好氧微生物的绝对优势菌群,占比例达到90%以上。封闭和半封闭条件下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均呈增加趋势,但受环境中氧含量的影响,封闭条件下厌氧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出现明显的增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细菌群落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封闭及半封闭条件下实验体系中优势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Bacillus)和乳球菌(Lactococcus)等兼性厌氧菌,随着时间变化,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daceae)、硝化螺菌(Nitrospira)和节杆菌(Arthrobacter)等好氧菌逐渐衰亡,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拟杆菌(Bacteroides)、链球菌(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等厌氧菌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5.
微波-改性活性炭-Fenton试剂氧化法降解水中2,4-二氯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经Fe2(SO4)3溶液浸渍改性的活性炭作催化剂、Fenton试剂作氧化剂,采用微波-改性活性炭-Fenton试剂氧化法降解水中的2,4-二氯酚。考察了改性活性炭加入量、H2O2与Fe^2+摩尔比、Fenton试剂加入量、微波功率和2,4-二氯酚溶液初始pH对2,4-二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活性炭加入量1.0g/L、n(H2O2):n(Fe^2+)=16.7(H2O2加入量6.0mmol/L、Fe^2+加入量0.36mmol/L)、Fenton试剂加入量为6.36mmol/L、微波功率600W、微波辐射时间10min、2,4-二氯酚溶液初始pH为6.0的条件下,2,4-二氯酚降解率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98.7%和84.0%。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建设、评价技术方法以及评价实践现状的概况。针对当前开展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从建立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政策措施体系及配套管理办法、研究突破评价方法及关键技术、制定颁布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肖洁 《世界环境》2009,(1):28-29
提起风力发电,一般人可能都会联想到风车,想到莫奈的名画——《荷兰田野上的风车》。在画家的笔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呈现。但到底风力发电是如何实现的?怎么确保无污染?对于风力发电,国家又是如何扶持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北100公里的鹿鸣山官厅风电场。对场长尹智勇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黄海漂浮铜藻的来源以及藻体特征,在北黄海、南黄海和青岛近岸采集漂浮铜藻,并对长岛海域定生铜藻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漂浮和定生铜藻的植株形态呈现不同的季节性变化,11月两者的叶片和气囊形态差别不大,4-6月形态分化明显,表现为定生铜藻的叶片和气囊继续生长,而漂浮铜藻呈衰败趋势;漂浮铜藻的生殖托数量远低于定生铜藻,且较细短。同时,本文利用核基因(ITS2)和线粒体基因片段(cox3、rnl-atp9、rpl5-rps3和cob-cox2)研究铜藻样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ITS2序列共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5种基因型,线粒体基因片段共发现9个多态性位点、5个单倍型;不同地理群体间以及漂浮和定生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内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海域漂浮和定生铜藻可能来自相同的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农、兽药残留专用标准样品研究的国内外概况、研究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等,为农、兽药残留标准样品的研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