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阶段。随后,各单项环境保护法规、地方环境保护条例、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加速着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形成,象征着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深入发  相似文献   
2.
自《环保法》颁布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先后颁布了不少地方性环保法规。地方性环保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落实和贯彻国家环保法规,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制建设,强化地方环境管理,因地制宜地解决本区域的环境问题,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罚款是我国环境法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制裁方式,它对制止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起了较好的作用。然而,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笔者深感罚款的适用、权限、原则和数额的确定亟待研究解决。一、罚款的适用环境法中的罚款是指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环境保护法规,对违反环境法但尚不够给予刑事、民事处分的违法者,强制其在一定时期内缴纳一定数量金额的处罚。它与环境法制裁中法院强制缴纳一定数量金额的罚金、赔偿损失是不同的。罚金是刑罚方法,适用于严重污染、破坏环境而触犯刑律的人;赔偿损失是民事制裁方法,适用于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损害纠纷的日渐增多,我国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对污染环境的损害赔偿,摒弃了“无过失即无责任”的传统观念,均采用了无过失责任原则。本文试就该原则的有关问题作一些阐述,以求得普遍重视和正确理解。无过失责任即是原因责任或加重赔偿责任的特殊规定。它是针对侵权行为法中传统的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