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田星星  范斐  石奇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239-1242,1250
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绩效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美国科学工程分类指标年鉴》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995-2011年高技术产业活动相关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区域差异测度锡尔指数对全球28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绩效及各区域创新资源绩效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全球28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绩效水平呈现两级分化趋势.其中,新加坡、瑞士、瑞典、美国4个国家的得分较高,排名靠前,其他国家或地区绩效水平较低.②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绩效水平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欧洲区域内部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绩效水平差异呈现逐年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地区2000-2011年2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指数及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系数进行测算,并利用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评价了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关系.结果显示:①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整体协调度优于其与工业化的协调度;②知识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协调度逐步磨合到相对理想状态;③知识创新能力与工业化协调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较大波动性.  相似文献   
3.
科技资源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和不竭动力。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测算科技资源要素投入对全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处于下降阶段,其变化趋势是科技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的省级区域,科技资源要素的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大部分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处于下降阶段,技术进步的变动是带动省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制定政策,引导长江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意义。本文将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与长江水系的地理特征相结合,考察长江水系地理特征对于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以2003—2015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评价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实力测算。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地理分布特征对长江进行缓冲分析,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密度曲线及趋势线,并基于Bass模型,考察长江干流是否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具有"湖泊效应",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是否具有圈层结构。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上、中、下游发展水平呈逆向阶梯状;(2)长江干流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状态、生态环境及综合实力各方面均存在非常明显的"湖泊效应";(3)根据"湖泊效应"的强弱,可以将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为环江区、离江区、远江区等三层圈层结构,其发展水平递减,离江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设计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辨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压力高度相关,研究期内用电压力指数、能源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关联度最高,且辽宁沿海经济带各沿海城市的资源环境分压力指数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呈现相同的关联排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