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绿缘往事     
高桦 《绿叶》2012,(5):7-12
每当我看到《绿叶》杂志,就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情,《绿叶》已经20岁了。经过20个春秋走到了今天,她有了新的面貌,近几年改版为思想理论刊物,发表的很多理论文章都非常精彩,我喜欢,我支持。有些理论文章虽然我不甚懂,尽管我年愈古稀,但我还是要学习,要提高。  相似文献   
2.
哦,那只雁     
高桦 《环境教育》2009,(6):78-79
至今,我还常常记起我曾豢养过的那只大雁。 那是2005年的“五一节”放长假期间,我在儿子的农家小院里住着时,添了一位新客——一只大雁。原来我养了几只鸡,还有两条狗,一条叫“妲己”一条叫“丢丢”。院子比较大,有枣树、杏树、柿子树、丁香、海棠、香椿、竹子,满地是草,各种各样的花,这个村子是在翠湖边上,环境很美。我的侄子来看我时,他说:“婶婶,我哥们儿那里有只大雁,据说他是从特供农场弄到的,我去要来你给养着。”过了几天真的送来了。  相似文献   
3.
“晚看巩俐访谈录。我觉得此人有追求,有成就,她的勤奋又多于机遇。她的一张脸再普通不过,但惟有这种脸可塑性强,益于各种化妆,又不失于朴实本色,容易进入角色,但一下台她又变成一个普通人了。”这是雷加1993年1月4日在日记上写下的话。一位当时已经是78岁的老人,一位老作家,在看到晚间巩俐的电视访谈节目后,用他洞察世事的目光,关注社会的热情,还有一种诗人的直觉与敏锐,写下了这样的字句。是的,没有什么能比一个人的日记,更能显示其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朋友们: 你们好,首先向大家拜年,祝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因刚刚作了胸椎摘除异物手术,由医院回家几天,行动不方便,按大夫要求需卧床3个月,所以不能来参加《绿叶》创刊10周年座谈会,只能写信祝贺。祝已经10岁的《绿叶》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 1991年1月22日的一个风雪天气,近300人参加成立环境文学研究会的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召开的这个会上,已故著名老作家冯牧提议创办一个环境文学刊物,当场得到与会作家、艺术家、新闻界的朋友们的热烈支持,在场的国家环保局的4位局长及中国环境报的4位领导的一致支持,他们当  相似文献   
5.
1991年2月22日,一个稀有的大冷天,大风搅着鹅毛大雪,把人们冻得喘不过气来。就在严寒刺骨的日子,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里,却是暖洋洋热乎乎地人来人往,他们是来参加这儿召开的一个不寻常的会议,成立中国惟一的研究环境保护的群众性文学组织—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文学研究会。说它不寻常,一是前所未有,因为它受到国  相似文献   
6.
难忘野三坡     
野三坡在北京的西南方向,在河北省涞水县境内,是近几年新兴起的旅游景区。1994年夏天,我主持工作的环境文学研究会与涞水县环保局,组织了一次去野三坡考察并环境文学笔会,参加活动的是环境文学研究会的理事及首都部分作家。那次活动盛况空前,有不少老作家参加,像陈荒煤、冯牧、雷加、周而复、黄宗英、邵燕祥、张志民、李国文、叶楠、从维熙,还有陈建功、周明、赵大年、章仲锷、张守仁、杨匡满、李炳银、李陀、张暖忻等30几位。去野三坡由京城向南经过房山周口店、云居寺、十渡等风景区,一路山峦叠翠,溪水淙淙,颇有南方气象。待到野三坡,已是薄暮。吃罢晚饭,燃起篝火,当地度假村的少数民族少男少女,载歌载舞,分外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初,女作家方敏创作的3个中篇小说《大迁徙》、《大拼搏》、《大毁灭》相继在《中国作家》等杂志发表后,立刻以其鲜明的独创性得到了文坛的关注和肯定。作品由《小说月报》、《中国文学>、《Short Story In-ternational》等杂志转载,接连获得文学奖项。作者也因此被著名评论家冯牧先生赞誉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以发现无限丰富、无限壮观的大自然的生物现象为对象”的作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