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来源土样胶体对氯霉素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来源沉积物或土壤样品(沉积物A1和A2,天然土壤B1和B2,市售营养土B3),采用切向超滤与多种纳米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土样中胶体的理化特征及其对氯霉素(CAP)吸附行为的影响.荧光区域积分法结果显示,土样胶体的荧光组分以色氨酸类蛋白质、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为主,络氨酸类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质存在较少.吸附实验结果表明,B3胶体对CAP的吸附率最大(36.25%),在胶体浓缩液和超滤液中的分配比例最高(1.91),但其有机碳归一化结合系数最低(3.93).与天然土壤相比,河湖沉积物胶体的吸附率较高,但其与CAP的结合能力却较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胶体对CAP的吸附主要与其芳香度、有色溶解性有机质丰度、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及分子量有关;此外,胶体的腐殖化程度、芳环上羧基、羰基等官能团的比重及荧光物质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对CAP的吸附行为也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空间划分方式下袁河流域景观结构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启渝  王鹏  舒旺  张华  丁明军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2):4325-4337
近年来景观结构的水文效应受到关注,研究不同空间划分方式下景观结构对河流营养盐、重金属变化的影响机制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在袁河干流及支流38个采样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营养盐类污染指标(DO、NO3--N、NH4+-N、TP和DOC浓度)和重金属类污染指标(Cr、Mn、Fe、Cu、Zn、As、Cd和Pb浓度).基于前向变量选择、冗余分析等方法,筛选景观结构指标,量化其在不同尺度下对水体营养盐、重金属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田、斑块密度(PD)、斑块聚集指数(COHESION)及散布与并列指数(IJI)是影响水体营养盐变化的主要指标.林地、建设用地(Res)、平均最近邻体距离(ENN_MN)和最大斑块指数(LPI)的组合是影响重金属变化的主要指标.②在河岸缓冲带与圆形缓冲区划分方式下,景观结构均在100 m尺度对营养盐变化解释能力最强,平均解释率分别为31.5%、24.3%,均在1000 m尺度对重金属变化解释能力最强,平均解释率分别为32.0%、42.6%.③100 m河岸缓冲带和子流域尺度分别是景观结构影响水体营养盐、重金属变化的最佳空间尺度,平均解释率分别为31.5%、42.8%.以上结果表明,针对水体不同的污染类型,采用对应的划分方式及缓冲尺度有助于提高定量分析精度,为流域水环境保护、景观优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阐述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围入手,揭示生态经济问题产生和演变的内在机理——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产力进步而与资源缺口、环境容量、生态平衡等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种种表现;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的工业社会等几个主要阶段,阐明生态经济基本矛盾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过程;并从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在运动周期性、有序性、运行路线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异同,着重论述产生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原因,进一步阐明生态问题演变的规律性。探讨解决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途径,即通过控制人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资源替代战略和地域优势互补,建立生态化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模式,进行环境与资源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结合过氧化氢(H2O2)使纳米金红石型TiO2转晶,制备出了大约含有30%锐钛相的转晶纳米TiO2.通过TiO2催化超声降解偶氮品红的研究证实了转晶纳米TiO2粉末具有明显的声催化活性.除此之外,还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转晶纳米TiO2催化超声降解偶氮品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晶纳米TiO2催化剂的作用下,偶氮品红的超声降解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纳米金红石型和纳米锐钛型TiO2的情况.偶氮品红的声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超声波频率40 kHz、输出功率50 W、催化剂用量1000 mg·L-1、pH为5.00、温度为20℃、偶氮品红水溶液初始浓度20 mg·L-1的条件下,照射40 min时的降解率即可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带动了社区建设的蒸蒸日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社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类社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型生态社区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结合苏州市区域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基础上以指标体系中的生态建筑子系统为例对其做出详细的指标说明.  相似文献   
6.
实施大气氟化物排污权交易的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保管理引入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如何推行并实施大气氟化物排污交易工作,本文就在法律、科研、管理、机构及经济手段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海洋环境质量生物标准的意义及其内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阐述研究制订海洋环境质量生物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生物标准应用的概况和国际上应用的鱼贝类污染物含量标准。依据海洋污染研究进展和我国海洋监测管理水平,探讨我国生物标准制订的内容,提出宜选用海洋双壳类,以有毒污染物含量以及微生物污染指标和赤潮毒素等为主要内容,研究制订适应我国国情的生物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举三例,论述完善价格机制发展城市燃气供应事业、运用排污权交易思想削减二氧化硫污染和利用市场干预促进固体废弃物回收,分别设计出优化方案,并概算出预期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攀枝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攀枝花地区昔格达组粘土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元素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分布在宝顶煤矿、太平煤矿、攀钢冶钢厂、攀钢矿山、尾矿坝等工矿区,污染较轻微的地区分布在红格、新九等农业区。各元素的污染程度上看,该区As和Cu污染较重,Cd,Pb,Zn次之,而Cr污染最轻微。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堤防地质信息管理及安全评价系统(LHEGIS)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黄河下游堤防地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需求,建立了黄河下游工程地质灾安评价系统。该系统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管理系统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数据库的输入,输出,统计分析,以及其与图形属性库之间的转换与管理,而且实现了信息的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图形编辑,输出和图形管理,系统同时提供堤岸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和其它实有工具,为黄河下游堤防安全管理和规划提供了辅助决策工具。本文主要从系统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和开发方法,系统基本框架,及开发实施等五个方面,对系统开发进行了较详细地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