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沉积物内源与外源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法,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内源体系:Fe、Mn、Cu、Zn和Pb;外源体系:掺杂Cu、Zn和Pb后的Fe、Mn、Cu、Zn和Pb)形态和酶(蛋白酶、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在一定时间(45d)内的转化趋势,探讨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外源体系中,Cu、Zn和Pb的掺杂对Fe和Mn的形态转化影响较小,而Cu、Zn和Pb显著地由残渣态向相对不稳定形态转化,转化幅度均大于20%。外源重金属掺杂初期(前5d),重金属对沉积物中的酶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以抑制作用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当掺杂外源重金属后,沉积物中酶的活性与重金属形态的相关性减弱,与内源体系中重金属和酶的活性关系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Mn~(2+)联合臭氧氧化技术对苯脱除的试验,研究了臭氧初始浓度、入口苯浓度、Mn~(2+)浓度、pH值以及反应时间对苯的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最佳的试验条件为苯初始浓度为100~200 mg/m~3,反应接触时间为9 s,臭氧初始浓度为8.45 mg/L,Mn~(2+)浓度为1 mmol/L,pH值为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