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GC-MS扫描解析,对西藏东南部湖泊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巴松措表层沉积物中腐殖酸和富里酸的紫外吸光度在200~400nm间较400~800nm间明显增加,富里酸在270nm附近出现弱而钝的双肩吸收,表明其中存在芳香环结构.腐殖酸和富里酸在254nm处的吸光度普遍偏低,表明其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较低.通过紫外吸收特征值(A465/A665)分析得出,巴松措表层沉积物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腐殖化程度较低.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腐殖化程度相对于其他区域较高.根据GC-MS扫描解析,匹配度较高物质的分子式为C15H24,分子量为204,其结构中都含有芳香环,且含有脂肪链、不饱和烃、甲基、亚甲基、异丙基、环丙烷、己烷和萘等结构,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与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一致.匹配度较高的物质推断属于类色氨酸.  相似文献   
2.
年楚河流域是西藏发达的农业区,有"西藏粮仓"之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对该流域水体水化学的系统研究鲜见报道。为揭示年楚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本研究于2018年11月(平水期)对年楚河主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体理化参数、主要离子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楚河流域水体总体呈弱碱性,总溶解性固体、电导率和矿化度均值分别为275.64 mg/L、389.06μS/cm和172.71 mg/L,且空间上均表现为自上游至下游递增的趋势。主干流及其主要支流阳离子以Ca~(2+)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71.45%,阴离子则以HCO_3~-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63.21%。河水主要离子浓度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整体上主干流自上游至下游有逐渐递增趋势,河口段则相对平稳。年楚河三个主要源头湖泊区域中,错嘎布和冲巴雍错及下游出水口附近水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桑旺湖及主干流上中游和雅鲁藏布江汇入口附近河段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型,而下游区域,包括支流冲巴涌曲下游和龙马河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流域内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是控制整个流域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且自源头区到下游河段其主导控制风化作用由碳酸盐岩逐渐过渡为硅酸盐岩。流域内以农业为主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水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于2018年12月(冷季),结合水体现场理化参数和入湖河流,湖泊表层,湖泊垂直分层及出水口各样点水样分析结果对其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季巴松措水体呈弱碱性.湖区TDS含量较低,平均值仅达107mg/L.湖区平均水温为5.7℃,在水深45~60m范围内存在温度跃变,但变化梯度较小.空间上,各现场理化参数值从入湖河流到湖泊表层且沿垂直方向至最深处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是这些变化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巴松措湖泊水体溶解相中,Ca2+和HCO3-为主导离子,分别占阳离子和阴离子总量的80.35%和72.95%.各主要离子浓度在平面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入湖河流高于湖泊表层,汇入湖泊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却呈随水深增加而轻微增大的趋势.巴松措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流域内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碳酸盐岩的风化过程是影响巴松措水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