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水库塌岸是库区重大的地质灾害,对库岸滑坡的长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麻柳林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考虑了船行波的影响,采用卡丘金法对三峡水库塌岸进行了预测,并针对塌岸前和塌岸后的麻柳林滑坡,分别设定了4种库水位下降工况,且考虑50年一遇的极值降雨,研究了库水位下降联合降雨作用下麻柳林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了塌岸对该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航运繁忙的狭长河道进行塌岸预测时,船行波的影响不能忽略,预测得到麻柳林滑坡最终的塌岸宽度为120m;塌岸后麻柳林滑坡前缘变缓,与库水接触面增大,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地下水浸润线较塌岸前更低;对于麻柳林滑坡,塌岸侵蚀了前缘阻滑段,导致该滑坡的稳定性降低约3%。  相似文献   
2.
不同外源硒对镉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生长及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究不同外源硒对镉的解毒作用的差异,并为土壤镉污染控制与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对比了不同施用量(0、0.5、1.0和2.5 mg·kg-1)的亚硒酸盐和硒酸盐施入天然镉污染土壤,对小白菜生长(根长、株高、生物量和光合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硒处理(≤1.0 mg·kg-1)对镉的解毒作用优于高硒处理(2.5 mg·kg-1),亚硒酸盐对镉的解毒作用大于硒酸盐.其中,外源施入≤1.0 mg·kg-1的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均提高了小白菜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生物量和株高,且以1.0 mg·kg-1亚硒酸盐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胞间CO2浓度除外);而高硒处理小白菜的各光合指标均显著低于低硒处理(蒸腾速率除外,P<0.05).与未施硒处理(对照)相比,各硒处理均降低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其中,施入1.0 mg·kg-1的亚硒酸盐和硒酸盐使得小白菜地上部的镉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40.0%和20.5%(P<0.05),但当施硒量为2.5 mg·kg-1时两种外源硒均促进了镉向地上部转运,使更多的镉累积在小白菜的地上部.总之,施入适量外源硒对土壤镉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表现为小白菜生物量的提高和镉的积累下降.推荐施用1.0 mg·kg-1的亚硒酸盐用于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控制及安全利用.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表层土壤碳储量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碳储量问题是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关系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发展、平衡与兴衰。论文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大量数据,用实测方法计算出关中地区表层土壤(0~0.2m)全碳(TC)储量为1.50×108 t,平均储量为4994.16t/km2;其中,有机碳(TOC)储量为0.71×108 t,平均储量为2350.14t/km2。通过对研究区内表层单位土壤碳储量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TOC储量在基岩山地和低山丘陵等植被覆盖较高的地区相对较高。对表层土壤的平均碳储量分别按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地貌单元和成土母质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粗骨土的平均有机碳和全碳储量均最高,风沙土均最低,黑垆土的平均无机碳(TIC)储量最高,棕壤最低;农用地中,林地的平均TOC和TC储量最高,TIC储量最低;各地貌单元平均TOC储量的大小顺序为:基岩山地﹥低山丘陵﹥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塬;成土母质为山前洪冲积的土壤平均TOC储量最高,渭河冲洪积土壤最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