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H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H酸浓度100mg/L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在Ct/C0?0.7条件下,降解过程遵循L-H零级(0~12min)与L-H一级(12~20min)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随着干扰物浓度的增加,在Ct/C0?0.7条件下(约0~20min反应时间段)其降解过程均对应地遵循L-H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H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由耦合光催化反应器内底物和光催化剂表面H酸的浓度差异性引起.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UASB-泥膜复合A/O"工艺处理含高浓度有机物、氨氮和硫酸根的味精污水。结果表明:该工艺对BOD5、COD、SS、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9.6%、99.0%、97.5%和97.3%,出水水质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表4的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能创造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H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H酸浓度100mg/L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在Ct/C030.7条件下,降解过程遵循L-H 零级(0~12min)与L-H一级(12~20min)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随着干扰物浓度的增加,在Ct/C030.7条件下(约0~20min反应时间段)其降解过程均对应地遵循L-H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H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由耦合光催化反应器内底物和光催化剂表面H酸的浓度差异性引起.  相似文献   
4.
豆奶粉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维集团第二生产基地污水处理设施为全国第一套豆奶粉废水处理设施。该设施采用了“UASB(AF)—活性污泥法”工艺。其中UASB(AF)反应器是国内最大规模的生产性UASB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5.
甲胺磷、甲基托布津、邻苯二胺、多菌灵、乙霉威等近十种产品的混合废水可生化性差,用传统的方法处理难度大。笔者进行“酚胺回收—脱硫脱氨—混凝沉淀—生物水解—AB生物氧化”处理新工艺的试验研究,混合原污水COD=4500mg/L,处理后出水COD≤200mg/L,既回收了有用物质又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达到了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