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是泥石流预警预报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研究在影响泥石流发生的前期有效降雨历时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以浙江省已发生的193条泥石流为样本数据,基于降雨历时始算时间的三种定义,对泥石流发生与降雨历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浙江省泥石流总体上与2 d短历时强降雨关系密切。其中,台风期泥石流主要由2 d降雨引发,影响泥石流发生的降雨历时一般不超过10 d;梅雨期泥石流主要由3 d降雨引发,影响泥石流发生的降雨历时一般不超过15 d。基于上述结论,进行了台风期泥石流临界雨量的计算,并选择"云娜"台风期间发生的18处沟谷泥石流作为检验样本进行检验,证明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WebGIS的新一代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网络发布框架(NEW),它由灾害预测系统、WebGIS系统和监测及地质灾害信息获取系统3部分组成.研制了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网络发布系统(LAPS_IMS).实际测试和应用表明:LAPS_IMS通过发布现势的、准确的和直观的灾情信息,实现了多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公众参与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证明了NEW框架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降雨作用下山区小流域突发地质灾害动态风险评价与应急预警是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选择浙中丘陵山区衢江区铜山源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风险评价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构建降雨作用下山区小流域突发地质灾害动态风险预警模型,以典型代表性降雨事件为实例,以动态风险水平为预警判据,开展研究区地质灾害动态风险评价,指导区域地质灾害应急防灾。实例验证表明:在"2011·6·19"代表性降雨事件下,研究区地质灾害动态风险水平划分为极低、低和中3级区,对应于应急预警Ⅴ级、Ⅳ级和Ⅲ级区,以此有效指导分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防灾;而且经实际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检验与验证,本次新发生点位于地质灾害动态风险中级(应急预警Ⅲ级)区,可见动态风险水平分区评价是合理可靠的;通过降雨作用下山区小流域突发地质灾害动态风险评价可以有效指导区内地质灾害应急预警和防灾处置,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嵊州市剡湖街道南山塘滑坡是典型的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结合该滑坡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采用非饱和渗流和极限平衡分析理论,通过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和蒙特卡洛模拟手段,以风险评价技术为指导,建立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危险性-动态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灾害动态风险水平为准则,开展滑坡综合防灾决策研究,分析系统截排水和远程自动化监测预警等技术体系用于玄武岩台地型滑坡综合防治的可行性及效果。结果表明:该滑坡所处台地地貌、玄武岩间夹硅藻土分布以及潜在滑移面缓倾状产出构成特殊的滑坡地质结构特征,降雨及地表水入渗对滑坡体稳定性具有弱化和劣化作用,可引发坡体局部差异变形或剪切蠕滑,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属于蠕滑-拉裂式;在暴雨直至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作用下,滑坡由基本稳定发展为欠稳定,滑坡危险性渐变为中等危险性,滑坡危险区内综合风险等级为高和极高的范围相应扩大,动态风险水平变高则有必要加强滑坡风险管控;结合滑坡地质结构特征、动态风险水平以及场区环境和治理投入,采用系统截排水和远程自动化监测预警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对南山塘滑坡进行综合防治,经监测分析和效果评价,治理工程的防治效果显著,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且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