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4C-呋喃丹农药在水稻-土壤生态系统中迁移和归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14)C-呋喃丹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的吸收、分布、迁移、转化,结果表明,呋喃丹随时间逐渐蓄积于水稻叶尖及边缘,而稻穗部位迁移甚微,收割后糙米中母体残留量仅为0.003ppm.在稻田土、水稻植株、水生植物中主要转化产物为结合态,蜗牛中则以代谢产物为主.呋喃丹有向土壤深层转移的趋向,其转化产物比母体有更强的渗透性,水生植物有较强吸收和富集能力,并很快转化代谢.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比较了对拟除虫菊酯抗性和敏感淡色库蚊幼虫的二氯苯醚菊酯水解酶的活力和性质,结果表明:(1)无论抗性和敏感品系都专一性地水解反式二氯苯醚菊酯,而对顺式异构体不降解。(2)酶活力主要集中在无细胞器结构的细胞浆内。(3)拟除虫菊酯抗性淡色库蚊的二氯苯醚菊酯水解活力比敏感品系大约一倍。(4)抗性和敏感品系二氯苯醚菊酯水解酶的米氏常数、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相近,但最大反应速度则抗性比敏感品系大2.3倍。这表明抗性的产生主要由于酶量的增加,而不是酶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