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未标记和13C脉冲标记的水稻和杨树在不同温度下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炭理化性质的差异.以水稻和杨树为原料,进行13C脉冲标记,分别在300 ℃和500 ℃下裂解,得到8种不同的生物质炭,即300 ℃和500 ℃未标记水稻生物质炭、300 ℃和500 ℃ 13C标记水稻生物质炭、300 ℃和500 ℃未标记杨树生物质炭及300 ℃和500 ℃ 13C标记杨树生物质炭,分析植物13C标记、裂解温度和原料对生物质炭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13C标记后,制备得到的生物质炭TC含量降低,固定碳含量增加,水稻生物质炭的NO3--N含量增加.随着裂解温度从300 ℃升高到500 ℃,13C标记生物质炭的灰分、pH、固定碳含量增加,DOC、TN和NH4+-N含量减少,C/N有所增加.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制备原料是影响生物质炭的灰分、TC和固定碳含量的最重要因素,对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0.87、0.92和0.55;裂解温度是影响生物质炭的pH、DOC、TN、NH4+-N和NO3--N含量的最重要因素,对变异的解释程度分别为0.94、0.91、0.79、0.47和0.67;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受到制备原料、裂解温度和植物13C脉冲标记三者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尤其是制备原料和裂解温度之间的交互.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裂解温度对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影响最大,其次是制备原料,植物13C标记的影响最小.综上所述,植物13C脉冲标记对所制备的生物质炭的主要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影响,易分解碳和氮则主要受裂解温度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同位素技术在生物质炭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并为相关研究选择合适的生物质炭种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种包埋剂固定化硝化细菌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琼脂、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3种包埋方法制备出硝化细菌污泥固定小球,考察了成球的难易及其物理机械性能,并采用制备小球进行氨氮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3种固定化小球对氨氮的转化均有明显活性,琼脂固定化小球的活性最好,保存时间长,但成球较困难,聚丙烯酰胺成球容易而活性相对偏低,相比之下,海藻酸钠固定化小球的活性较高且易成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和氮肥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差异,探究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关键土壤理化性质,为改良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提供理论参考.以江苏省镇江市下蜀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60 d的培养实验,设计对照(CK)、添加300℃生物质炭(BC300)、添加500℃生物质炭(BC500)、添加氮肥(N)、添加300℃生物质炭和氮肥(BC300-N),以及添加500℃生物质炭和氮肥(BC500-N)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相比CK, BC500和BC500-N处理的真菌/细菌比值分别升高了2.82%和3.54%(p<0.05), BC500处理的放线菌比例提高了7.94%(p<0.05),这表明500℃生物质炭增强了微生物对土壤难分解有机碳的分解. BC500、N和BC500-N处理分别降低土壤G+菌比例5.14%、5.14%和5.24%(p<0.05),并且分别提高G-菌/G+菌比值8.05%、4.74%和9.55%(p<0.05),这表明500℃生物质炭和氮可能缓解了土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