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城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模式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通过水、电、气、交通、通讯、计算机网络等国民经济命脉系统联系在一起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社会活动中心于一体的人口资产密集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在发展的同时深刻地改变了当地自然环境,增加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城市洪涝灾害损失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城市洪涝灾害损失的基本模式,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和物资直接受损毁外,更在于命脉系统因灾瘫痪导致社会经济活动中断;地下设施迅速发展加重了洪涝灾害风险;建筑物内部财产损失比重增加;以及由洪涝灾害促使持续发展受阻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荆江分洪区1998年洪水转移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荆江分洪区1998年洪水期间安全转移的调查表明,叶然有分洪预案,但实际转移时仍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拥挤与混乱。完善分洪转移的组织与管理,已成为分洪区居民1998年转移后关注的焦点,分洪区居民普遍表现出对分洪洪水情不甚了解,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有关洪水的宣伟,提高区内居民的防洪意识,是荆江分洪区未来防洪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是国家为保护更重要的地区而主动分洪。对分洪区历分洪蒙受的损失给预某种形式的补偿已  相似文献   
3.
蓄滞洪区综合利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蓄滞洪区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通过调整蓄滞洪区的运行方式以实现洪水资源化的思路被普遍认可。如何在保证蓄滞洪区防洪功能发挥和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区内的水土资源,提高蓄滞洪区综合利用的整体效益,是蓄滞洪区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新问题。论文基于多目标分析和情景分析技术,建立蓄滞洪区综合利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在分析影响蓄滞洪区各功能发挥的驱动因素基础上,设计未来发展情景,计算不同情景下效益最优的功能区规划方案。并以海河流域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蓄滞洪区的综合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河流泥沙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河流泥沙灾害有河道,水库淤积、土地沙化、湖泊、城市或建筑物淤积及工程设施被冲刷破坏等表现形式。中国是河流泥沙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每年河流泥沙造成的损失在100亿元量级,其中因河道泥沙淤积造成的损失约20亿元,土地沙化损失在10亿元左右,河流泥沙造成的其它灾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5.
美国防洪政策演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回顾了近300年来美国防洪战略转移的历史进程。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曾根据国家防洪与发展航运的需要,实施“堤防万能”的防洪政策,然而,1927年的大洪水冲毁了“堤防万能”的神话,迫使国会通过1928年的防洪法,进行水库、行洪区、分洪区与堤防协调防洪。随着联邦洪水及其它灾害救济费用的不断攀升,促使美国颁布1968年的洪水保险法与1973年的洪水灾害防御法,实行洪水风险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减轻洪水灾害。1  相似文献   
6.
向立云  刘巍 《灾害学》2000,15(2):48-51
1998年8月1日,湖北省嘉鱼县Pai洲湾堤失事溃决,造成生大损失。调查表明,受大堤保护的Pai洲湾居民防洪意识淡薄,多认为大堤不会失事。溃堤后,区内居民,尤其是溃口附近的一些居民采取的避洪行为不当,致命人员伤亡严重。这些问题在其他受防洪工程的地区同样存在。加强洪水知识和宣传,提高洪水风险区居民的防洪意识,是减轻洪水灾害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蓄滞洪区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大黄铺洼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娜  向立云  温世民 《灾害学》2005,20(4):101-105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海河流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而洪水资源化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之一.在此背景下,通过蓄滞洪区合理调度运用,将分洪标准以下的中小洪水部分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的设想随之形成.为配合这一设想的研究,结合"十五"攻关项目"海河流域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示范研究",以海河流域大黄铺洼蓄滞洪区为例,开发了蓄滞洪区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对该系统的总体目标、逻辑结构、软硬件环境及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该系统的运用为大黄铺洼蓄滞洪区洪水风险调度、洪水资源化利用、合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等建议的提出提供了决策支持.进一步改进完善该系统,提高其通用性,能够为其他蓄滞洪区的规划管理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洪水风险分析及近期防洪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立云 《灾害学》1992,7(3):79-83
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大都只能防御常遇洪水,近10a内这种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因此,我国近期防洪的重点是尽量减少主要江河流域中下游精华地区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的损失。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在洪水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预案。而减少伤亡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山洪高风险区的开发和建立预警报系统。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