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笔者在研究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见本刊上期1~23页)时曾命名中国龙属Sinasaurus Zhou (2000).现发现,"Sinasaurus"这个属名早在1940年就已被杨钟健教授研究描述肉食恐龙类Sinosaurus Young (1940)(见Young Z.J., Bull. Geol. Soc. China, 1940,XX (3~4):235~240)时所占用,Sinasaurus是晚出名,应废弃不用,现给与新名Neosinasaurus Zhou, nom. nov. 而替代Sinasaurus Zhou (2000).因Sinasaurus Zhou (2000) 为中国龙科的模式属,故将Sinasauridae Zhou (2000) 更名为新中国龙科(新名)Neosinasauridae Zhou nom.nov..现将Neosinasaurus和Xinpusaurus的分类位置列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和指示湖泊富营养化的色素指标如蓝藻叶黄素(Myx)、颤藻黄素(Osc)快速上升,相应的水生生物如介形虫、腹足类、水生高等植物等表现明显的组合和变化阶段,同时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与湖泊生产力升高和藻类繁盛有关.沉积记录表明东湖生态系统近代发生了深刻变化,湖泊营养演化自早至晚呈现四阶段性:贫营养阶段(1900-1966AD)色素水平低、拥有较丰富的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中营养阶段(1966-1983AD)色素含量增高、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减少;富营养化阶段(1983-1989AD)色素含量快速增高、水生高等植物消失;超富营养化阶段(1989AD-至今)色素含量稳定居高、某些耐污染的介形类较繁盛.结果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理湖泊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初步研究 ,记述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瓦窑组中的海生爬行动物 3个目 ,2个亚目 ,6个科(其中 2个新科 ) ,9个属 (其中 6个新属 )和 10个种 (其中 9个新种 )。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所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关岭动物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总体面貌与古特提斯海的海生爬行动物比较相似 ,但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群具有三叠纪与侏罗—白垩纪动物群之间的过渡性质 ,在种类的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很高的多样性 ,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关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的发现 ,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古生态和古埋藏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