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宝源煤矿地处笔砚山下峡谷之中,年产煤81万t,核定能力为66万t。分为南、北、中平峒及北斜井四个井口。该矿的矿井水大部分由地表渗入,不仅水量大,且随季节性变化也大,部分矿井水被用作掘进和采煤过程中的生产用水,冲刷后其余未加处理排入宝源河中。宝源河河水最大流量为8000m~3/h,最小流量为1500m~3/h,平均流量为3500m~3/h矿区上游设有局、矿两个饮用水泵站,总泵抽水能力约1200m~3/h,中、下游为人们生活与农用灌溉用水,不足部分由矿井水补充。 1980—1985年,该矿矿井水最大排放量为1500m~3/h。最小排放量为193.7m~3/h,平均排放量为667.9m~3/h。  相似文献   
2.
东江干流水体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东江氮污染并进行针对性水体治理,于2013年7月(丰水期)和2014年1月(枯水期)全面调查了东江干流水体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附生藻的稳定性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东江水体氮进行了溯源研究.结果表明,TN、NO-3-N、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0、1.63、0.21 mg·L-1,高于枯水期(TN,2.04 mg·L-1;NO-3-N,1.49 mg·L-1;NH+4-N,0.31 mg·L-1);东江水体氮含量较高,且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各形态氮浓度自上游至下游的变化趋势表现为,TN和NO-3-N先递减再升高,NH+4-N则逐渐递增.稳定性氮同位素示踪表明,面源输入的人畜粪便、养殖废水及农业化肥等是上游区域氮的主要来源,贡献率约占91%;而在下游区域,城市污水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并成为氮的主要来源,贡献率达到5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