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实验室试验结果与实海挂片结果对B10和H62两种铜合金腐蚀性能评价的异同之处。方法采用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显微形貌观察等,比较两种铜合金在实验室模拟海水中的的腐蚀速率、点蚀倾向,结合反应机理、腐蚀形貌、环境等外部因素,分析导致实验室与实海环境下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除榆林海域外,实海挂片与实验室结果都表明,B10试样的平均腐蚀速率小于H62。B10和H62两种铜合金随温度升高腐蚀速率增大,在实验室和实海情况下表现出一致性,且平均腐蚀速率都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在实海环境中,温度不是影响点蚀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等其他环境因素会对点蚀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5083铝合金在3%NaCl溶液中的微区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5083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深入的探索。方法在3%Na Cl溶液条件下,通过扫描振动电极技术(SVET)对5083铝合金的微小区域进行了原位测量,得到表面区域电位梯度的变化情况,结合交流阻抗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5083铝合金腐蚀的发生、发展机理。结果由于Zn和S等元素的偏析,腐蚀过程中,夹杂物等第二相周围优先溶解,致使铝合金基体裸露在溶液中。随着反应的持续形成点蚀,腐蚀电流使腐蚀区域的电位高于基体电位。浸泡3 h,最大电位差为15.72 m V,浸泡5 h,最大电位差达到20.06 m V。结论 5083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下夹杂物的周围优先溶解,然后是电位高于基体电位的第二相发生溶解,同时钝化膜破裂处也发生腐蚀,最终这些区域形成点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基体组织、石墨形态的铸铁在静止模拟海水全浸条件下的腐蚀性能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电化学线性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全浸挂片试验等方法。结果灰铸铁的腐蚀速率大于球墨铸铁。结论球墨铸铁和灰铸铁腐蚀类型均为全面均匀腐蚀,而且球墨铸铁耐蚀性能好于灰铸铁。  相似文献   
4.
锈层对船体钢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船体钢,在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 a,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内、外锈层形貌特征和腐蚀形貌,分析锈层下钢的腐蚀特征;记录自腐蚀电位(OCP)的变化,评价锈层对腐蚀倾向性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EMPA)分析锈层的形貌和内锈层元素分布;通过计算质量损失得到钢的平均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外锈层对钢腐蚀的影响较小;内锈层的缺陷与钢腐蚀形貌中的腐蚀坑对应;当钢中的Ni和Cr元素含量较高时,由于Cr元素在其内锈层和基体交界面富集,其平均腐蚀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5.
微观组织对铜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T2,Tu P,B10,H62等铜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重点探讨微观组织与夹杂物对腐蚀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性极化、电化学阻抗、挂片试验和微观分析等测试手段。结果比较四种铜合金的腐蚀速度、点蚀倾向,得到铜合金腐蚀性能差异的原因。结论 H62,B10的腐蚀速度小于T2,Tu P;H62,B10的点蚀倾向性明显大于T2,Tu P;不同铜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夹杂物差异是铜合金腐蚀性能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2种紫铜在3.5%(质量分数)NaC1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比较了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2种紫铜的自腐蚀电位先降低再升高,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金相观察发现紫铜T2的第二相夹杂颗粒大小不均匀、晶粒粗大,经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后发现其夹杂的成分不同,这是导致其耐蚀性能出现...  相似文献   
7.
两种缓蚀剂对10CrSiNiCu钢的缓蚀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极化曲线等电化学研究方法研究单独添加不同类型缓蚀剂葡萄糖酸钠、钼酸钠以及二者复配后在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对10CrSiNiCu低合金钢的缓蚀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为阴极型缓蚀剂,而钼酸钠为阳极型缓蚀剂,而二者复配后则缓蚀效果降低,产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了ZL102和LF6铝合金在不同pH的3%NaCl溶液中的腐蚀特性,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铝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2种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都随着pH的升高变得愈负;除pH=9.5的情形之外,ZL102铝合金的腐蚀速率均小于LF6铝合金;LF6铝合金结构的不均匀性与其加入的合金化元素是导致其耐蚀性能较ZL102铝合金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