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当前废弃矿区再生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造成矿区景观城市化、同质化,磨灭了矿区场所精神,削弱了废弃矿区景观价值。在"多元共生"思想指导下,对废弃矿区景观再生设计提出了多样统一、有限触碰、语汇转换和区域共生4种地域文化传承的设计方法,并以大冶金湖矿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解决当前废弃矿区空间营造中地域特性丧失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鄂北调水工程沿线及其核心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了以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美学评价和景观人文评价为准则层的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Map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各基础评价指标进行叠加分析处理,完成对研究区域景观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北调水工程沿线及其核心区域景观综合质量的差异较明显,其中纪洪明渠至孟楼—七方倒虹吸段、白河管桥段、花儿山隧洞至兴隆—万福隧洞段、广水区段等区段景观的综合质量较差,而丹江口水库处、沙河渡槽段、东郊(优良)明渠段、封江口水库处以及王家冲水库处等区段景观的综合质量较好,该结果能较准确、客观地反映鄂北调水工程沿线及其核心区域景观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调水工程沿线及其核心区域景观质量的措施,可为沿线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滑坡是山区常见的一类自然灾害,山地城市边缘区是滑坡灾害常发区域,目前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滑坡灾害遗址一般采取工程治理的方法,只注重了遗址的安全性,而忽视了美观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景观再生设计"的角度,在对山地城市边缘区滑坡灾害遗址景观类型和价值研究的基础上,从自然景观修复和人文景观重构两个方面进行景观化再生设计,以期实现山地城市边缘区滑坡灾害遗址的安全性和美观性的有机统一,促进山地城市及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