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介绍了DSC-2型和DSC-2A型公用数据采集器的几例典型故障的现象和处理方法,并结合台站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说明,对台站工作人员使用该类数据采集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怀4井的地质构造情况和数字化改造情况;分析了气氡与气压的关系:气压由大变小时,气氡值升高,气压由小变大时,气氡表现为下降,得出了气氡、气压的相关系数.0.264;研究了气氡在巴林-阿鲁特右旗5.9级地震前的异常情况:气氡大幅波动,异常持续时间65天,最大异常幅度.27.1%,异常结束12天后发震;最后对怀4井气氡、水氡进行了对比分析:水氧低,气氡也低,水氡高时,气氡没有出现高值,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特异性地标记了活性污泥中α-Proteobaeteria、β-Proteobaaeria、γ-Proteobacteria和Comamonas sp.4大类群的微生物,借助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了这些类群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上述微生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09%、20.50%、12.00%和8.37%.紫外线辐照3min后,活性污泥中菌群的相对含量分别变为20.75%、9.10%、81.89%和41.16%,这说明不同菌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岩石圈磁场是从浅部至深部不同异常源引起磁异常的叠加,包含了从浅部到深部的丰富信息。本文对川滇地区岩石圈磁场的X、Y、Z三分量作一至五阶尺度分解后,得到不同深度处异常源磁异常的分布特性,并结合其他相关地球物理因素,研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性。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地壳磁性体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区内磁异常条带和复杂的断层构造与地震带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应用过程中小波多尺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层次感,特别是细节异常对分析局部断裂的空间分布更直观、便利,在总体上优于传统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DSC-2型和DSC-2A型公用数据采集器的几例典型故障的现象和处理方法,并结合台站 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说明,对台站工作人员使用该类数据采集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