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很长的强效温室气体,并被认为是21世纪破坏臭氧层的重要物质之一,气候预测需要对自然与人为排放的包括N2O在内的温室气体进行全面准确地估算.内陆水体是N2O的重要排放源,由于人为氮输入的增加,江河N2O的排放量可能逐年升高.本研究总结了江河N2O排放速率的研究方法,重点汇总了中国各气候带十大流域江河N2O的溶存浓度和水气界面交换通量,并与世界其他河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江河溶存N2O浓度为0.3~1591 nmol·L-1,N2O释放通量为-12.2~2262.1 μmol·m-2·d-1,总体与世界其他江河的范围值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河N2O的产生和释放机理,探讨了水中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氧、有机碳以及水文、地形地貌与气象条件等对江河N2O产生和释放的影响,并讨论了变化环境下江河N2O的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2.
氧化亚氮(N2O)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其中,河流是大气N2O的重要排放源.N2O的排放是其产生和消耗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产生过程受到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调控,深入了解河流N2O产生和消耗途径及其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减缓河流N2O排放措施的基础.本文概述了河流N2O产生和消耗的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等微生物过程和化学反硝化过程,梳理了抑制法、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自然丰度法等在N2O产生途径识别及其来源贡献分析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N2O同位素异位体法(N2O分子内15N的位点特异性同位素值)在N2O产生途径解析中的应用以及影响其解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最后分析了主要水环境因子及流域特征对河流N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