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本文阐述防护包装的原理、各防护包装储运气候特点及四种防护包装国标中储运气候环境条件的分级。分析各防护包装的共性和特性、统一的可能性及关系系数K_1值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产品包装件在气候和机械环境综合影响下的缓冲性能,进行了部分试验和分析探讨。试验说明高温环境对包装材料的缓冲性能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4.
1992年5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了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标准计量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业科技司,国务院生产办公室科技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四个主管单位联合组织的《运输包装件环境条件的研究》、《产品脆值的研究》和《缓冲包装材料特性的研究》三项重点标准化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的专家评审会议。  相似文献   
5.
研制使用一台产品或设备,通常的要求是,不但要有先进的技术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效果,而且要求有好的经济效益,价格低廉,用户乐于购置使用.近年来在研制开发产品时,逐步在考虑可靠性.可靠性的传统定义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一定义是建筑在统计数学基础上的,它约束了使用功能可靠程度,但约束不了工程设计,可能导致片面追求可靠性而忽视经济性的弊端.为了使产品能为使用者买得起,也能用得起,因此,美国国防部在1980年颁发的MIL—STD—758B《设备和系统研制与生产阶段的可靠性大纲》中,  相似文献   
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GB4796—84)施行8年了,最近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90年12月发行了该标准的第二版,对环境参数及其等级作了不少的修改和增加,本文对此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全面的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一、概述 1.尘、沙的来源 空气中尘、沙多数来自工业化生产的产物,部份为自然界的地壳风化层和交通运输所引起的。大气尘的70%是由风化产生的。由工业污染产生的可达大气尘总量的25~30%。大气尘的发生源有自然发生源和人为(诱发)发生源。  相似文献   
10.
1 范围 IEC 721—2的这一部分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尘、砂和盐雾的各种特性,并描述了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期间可能遭受到的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这些因素的影响通常是和风紧密地联系着的,并往往由于风的作用而增大,但风的环境因素在本标准中不加讨论,而是在IEC 721—2—2标准中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