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了过氧化氢对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含有机物的样品中,化学耗氧量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提出了计算机学耗氧量的修正公式和避免过氧化氢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独应用Fenton氧化技术处理污泥的不足以及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污泥方面的优势,以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中含重金属污泥为对象,研究其依次经过Fenton氧化和人工湿地处理后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及形态变化,以及污泥pH、TN和T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提高了污泥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并促进了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Fenton氧化污泥经人工湿地处理后,Cu、Zn、Ni和Mn的去除率分别为67.2%、79.7%、37.0%和17.0%,与对照相比重金属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27.5%。经人工湿地处理后Fenton氧化污泥和原污泥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均降低。Fenton氧化污泥pH为4.4~4.6,经人工湿地处理后为6.2~7.1。人工湿地对Fenton氧化污泥和原污泥中TN的影响较小,而对TP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2系统TP的去除率分别为51.1%和45.5%。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利用2007年南京市草场门和迈皋桥采样点的PM2.5在线监测资料研究了南京地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月季变化、日变化特征分析。并利用同时期气象资料分析了PM2.5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细颗粒物污染较严重,草场门采样点各月超标率均在55%以上,年超标率达72%;2采样点各季节霾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均大于非霾日下浓度均值,不管是霾天气还是非霾天气下,草场门采样点各季节PM2.5质量浓度均高于迈皋桥采样点(除秋季非霾天气)。2007年南京市PM2.5质量浓度呈现出春冬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的特点;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对PM2.5质量浓度与水平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细粒子质量浓度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8。草场门采样点霾天气下平均能见度水平仅5.2km,最高能见度为13km,最低为1.7km。  相似文献   
4.
参考美国EPA相关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长江南京段主要入江河流水体中有机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共检出11类24种有机物,其中7种属中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分属5类有机物;5种属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分属3类有机物。通过查明入江河流有机污染状况,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环境恶臭标准发展概况,针对目前国内恶臭标准在实际监测管理中存在的缺少污染种类及采样位置、测算方法等问题,提出增加《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种类,完善臭气浓度计算方法以及制定地方恶臭排放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噪声污染多头管理、监测方法单一、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基于Android 4G技术城市环境噪声分布式监测设计思想,介绍智慧城市噪声分布式监测的应用方法。以移动终端作为传感器节点替代传统集中式噪声监测的分布式监测方法,依托云计算数据处理平台,解决了监测网络数据管理分散、定点检测站和一些手持检测设备收集数据引起的信息滞后的问题,有益于实现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数据分析、处理和融合等复杂功能,使各种质控任务和标准传递等复杂任务得到自动化执行与反馈,将对城市噪声污染联防联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参考美国EPA相关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沿江重点污染源入江废水中有机物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共检出18类82种有机物,其中13种属中国优先控制污染物,分属6类有机物;10种属美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分属7类有机物。通过查明入江污染源有机污染状况,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冬季低温条件下浮床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了水芹菜、多花黑麦草以及大蒜3种耐寒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水温4.0~10.1℃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对水体中TN、NH4^+-N、TP、CODMn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59.3%~29.2%、65、2%~39.3%、55.6%~33.9%,55.7%~49.5%.对藻类的抑制率为88.4%~92.3%。通过比较,水芹菜净化能力最强,多花黑麦草次之,大蒜最弱。本项研究丰富了冬季低温条件下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也为冬季浮床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量有机酸提取土壤中部分重金属的拟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浓度低分子量有机酸与提取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以采自安徽省安庆市某铜矿区及其周围的土壤为例,通过浸提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苹果酸、甲酸对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Cu、Mn、Zn、Pb提取能力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苹果酸和甲酸对采样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量不同,两种有机酸对低pH、高重金属含量采样点及其周围土壤中的重金属提取量较大,两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S6采样点的重金属Mn的提取量最大,分别为322.5 mg·kg~(-1)和193.58 mg·kg~(-1),提取率达70.02%和42.03%,Zn、Pb次之,Cu最低;随着苹果酸、甲酸浓度的升高,土壤中重金属Cu、Mn、Zn、Pb的提取量增加,苹果酸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能力大于甲酸;拟合模型对于两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与其提取的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其决定系数R~2在0.8293~0.9990之间,都具有显著性(p0.05),该模型可以定量表征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能力,此研究结果为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定化和增强植物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在教师中开展防灾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由于防灾教育缺乏、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导致灾害后果严重.通过对教师进行防灾培训,增强教师处置突发灾害的技能,在保护好教师的同时,才能更好的保护学生;同时可以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对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带来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