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51篇
安全科学   179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48篇
综合类   742篇
基础理论   113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确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组份对分析污染物来源及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PM2.5中硫酸根离子含量,并对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不确定度来源是样品重复性测量引入不确定度,样品测量准确性引入不确定度和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应用不确定度评定理论,计算硫酸根离子的合成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滤膜中硫酸根离子本底浓度高低与剪裁滤膜环节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建议使用本底低的滤膜,并取整张滤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钛涂钌电极为阳极、自制蒽醌修饰石墨毡电极为阴极,对头孢合成废水(COD=25 000~30 000 mg/L、ρ(NH3-N)=850~1 300 mg/L、色度为2 300~2 680度)进行了电化学氧化预处理,优化了电解条件,并对电化学体系的动力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蒽醌的存在可改善电化学氧化降解效果;在电解时间50 min、电流密度0.14 A/cm2、Na2SO4浓度0.1 mol/L、极板间距2 cm、初始废水p H 7.0的条件下,废水的COD、色度、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45.3%,66.9%,33.6%;BOD5/COD由处理前的0.27增至0.40,可生化性得到改善;COD、色度、NH3-N的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均近似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该电化学体系的应用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科协本着择优支持的原则,自1997年决定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主办的优秀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给予专项经费资助,重点资助那些能够代表我国基础研究学术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性和高科技的学术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继获中国科协1997年度择优支持专项资助经费后,1998年再度成为中国科协择优支持的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之一.1997—1998年,《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利用此项经费提高了期刊纸张规格,并将版面增至100页.1999年,《中国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5.
全程自养颗粒污泥快速启动及混合营养型脱氮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连续流条件下,基于颗粒污泥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快速启动和混合营养条件下高效脱氮,是CANON工程应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气提内循环反应器(AIR)中,以老化的CANON颗粒污泥经机械破碎至0.3 mm作为种泥,实现混合营养型单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碳.启动26 d,通过控制DO,系统出现稳定的部分硝化,再缩短HRT提升氨氮负荷至5.65 kg ·(m3 ·d)-1,促进颗粒化和厌氧氨氧化;第68 d,总氮去除率达到58%之后,进水加入有机物,C/N从0提升到0.25和0.5,促进AOB、AMX和异养微生物的协同,氨氮去除率达95%,总氮去除率达85%,COD去除率达80%左右.COD浓度增加,能较好地抑制Nitrospira菌属等NOB的活性,q(NH4+-N)和q(TN)稳定在0.4 g ·(g ·h)-1和0.34 g ·(g ·h)-1,q(NO3--N)约为0.02 g ·(g ·h)-1.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有机物对污泥中NitrosomomasCandidutus_Kuenenia丰度未产生显著影响,增加了Candidutus_Brocadia菌属以及具有反硝化功能Denitratisoma等菌属的丰度.这对于快速启动连续流CANON颗粒污泥工艺处理低C/N比废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饮用水输配系统中,来源于管壁生物膜的有机物可能耗氯并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包括二氯乙腈(DCAN)与二氯乙酰胺(DCAcAm)等高毒性含氮DBPs(N-DBPs).研究考察管网常见的细菌与其胞外聚合物(EPS)以及模拟管壁生物膜氯化与氯胺化后DCAN与DCAcAm的生成,并与天然有机物(NOM)和水源水有机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与藤黄微球菌与氯反应生成的DCAN、DCAcAm浓度分别为1.48~2.02、0.21~0.38μg·mg~(-1)(mg~(-1)以TOC计),高于同反应条件下NOM的生成量;相比于氯化反应,3株细菌细胞氯胺化生成的DCAN与DCAcAm浓度明显更低.3株菌的EPS也是氯与氯胺化反应生成DCAN与DCAcAm的前体物,且其氯胺化反应生成的DCAcAm浓度高于氯化反应生成的.与NOM、水源水相比,模拟管壁生物膜氯化后生成的N-DBPs与三氯甲烷(TCM)浓度比更高,表明生物膜有机物比NOM与水源水有机物更倾向生成DCAN与DCAcAm类N-DBPs,且模拟管壁生物膜氯胺化的DCAcAm生成量高于氯化反应的,说明管壁生物膜有机物是供水管网系统中DCAN与DCAcAm类N-DBPs的重要前体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液-弹隔振器的设计及试验验证。方法基于反共振原理建立的液-弹隔振器动力学分析模型,推导了其动力学方程。结果建立了液弹隔振器隔振频率与相关参数的关系,依据相关参数完成了液-弹隔振器的设计,并进行了液-弹隔振器动力学性能相关试验,利用动刚度测试法和传递率测试法验证了液-弹隔振器性能,试验验证了液-弹隔振器高静态刚度和隔振频率点下的低动态刚度特点。结论实现了液-弹隔振器的设计,同时液弹隔振器在隔振频率点下达到60%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9.
应用冷原子荧光测汞仪测量总汞准确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冷原子荧光测汞仪测量总汞准确度的探讨扬新华,刘秀芳,曲爱丽,崔晓明(河北省邯郸地区环境监测站,056002)目前,在对环境痕量汞的监测中,冷原子荧光法和冷原子吸收法应用较为普遍。多年来,我站测定“总汞”一直采用冷原子荧光法,使用YYG—3型冷原子...  相似文献   
10.
介绍除尘器的订购、安装经验,阐述了在除尘器的订购安装过程中要从小处着手,注意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