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黄河三角洲外来入侵物种米草对滩涂鸟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8,10月份分别对黄河三角洲米草分布区与非米草分布区的无棣岔尖、东营市五号桩、小清河口的鸟类作了调查,并辅以200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调查资料,研究了米草入侵对鸟类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草入侵已导致黄河三角洲调查区鸟类种数减少,多样性降低,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米草入侵使鸟类觅食、栖息生境减少或丧失。  相似文献   
2.
2005年5、8、10月份对黄河三角洲的无棣岔尖、东营市五号桩、小清河口米草分布区与对照区底栖动物作了调查,并与1980年同期历史调查资料相比较,结果表明:米草分布已导致调查区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变化,经济贝类无分布,代之以小型螺类为优势种;但米草分布区底栖动物平均密度、生物量高于对照区,米草入侵排斥了大型底栖动物,降低了密度和生物量,而有利于小型螺类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2005年5,8,10月份对黄河三角洲无棣岔尖、东营市五号桩、小清河口米草分布区与土著植物芦苇分布区的昆虫作了调查,并辅以2003年同期调查资料,结果表明:米草分布区共鉴定出昆虫9种,芦苇分布区鉴定出49种,是米草分布区昆虫种数的5.4倍,米草分布区昆虫种数明显少于芦苇分布区,且优势类群存在很大差异,米草入侵对昆虫的结构、组成与多样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沿线布设8个站点,于2005年7月进行了浮游动物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43种,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以及种类分布、密度分布和生物量分布之特点。  相似文献   
5.
2005年和2007年,对黄河三角洲外来入侵种米草的引种历史、分布面积及扩展速度进行了社会调查、实地勘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小清河口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于1985年引种,现已发展到42.77 hm~2,年均扩展0.39~0.40倍;无棣套儿河口大米草于1987年引种,现已发展到0.23 hm~2,年均扩展0.35~0.36倍;东营市仙河镇五号桩互花米草(S.alterniflora)和大米草于1990年引种,现已发展到571.59 hm~2,年均扩展0.52~0.53倍.以五号桩互花米草和大米草扩展速度最快,小清河口大米草扩展速度次之,与米草分布区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