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油气管道在采用盾构隧道方式穿越含沼气地层时,存在沼气释放的可能性。沼气释放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质量,严重时甚至造成工程损坏等事故。泄漏的沼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为减小或避免事故影响,可以从主动排放沼气、对沼气进行监测及监控、加强通风措施、施工器械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防范,此外建设单位还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控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开发地下水环境监管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地下水环境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分析了油气田开发存在的主要地下水环境风险:采油污水回注/回灌风险,油水井固井中套管损坏等造成的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油水管道泄漏风险,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渗漏风险。提出了在面临新的地下水环境监管形势下,油气田开发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应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并将其纳入HSE信息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控制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防范地下水污染;加强开发项目前期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与防控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油气"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借鉴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多国的页岩气开发经验和教训,指出页岩气开发过程存在的生态破坏、水污染、甲烷泄漏、噪声污染、固体污染等潜在环境风险。压裂取水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压裂返排液对地下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危险废物废弃油基泥浆和油基钻屑的环境风险等对我国页岩气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考验。为此,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加快相关环保技术研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逐步加强对页岩气开发过程的环境监管,完善全过程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4.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特点浅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介绍了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内容,重点论述长输管道工程特点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评价方法,并对目前该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地内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的契机,合理布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6.
积极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共识。文章介绍了2011年以来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环境,分析其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特别强调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引导作用。在此基础上还提出积极参与行业碳减排政策研究、注重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抓住低碳经济重点发展领域、积极呼应碳金融和碳交易的发展趋势、注重天然气应用技术开发、加强余热余压回收节能等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按照HJ 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以某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为实例,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了梳理。首先利用AERSCREEN模型估算出各主要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占标率Pmax,并以此判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其次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污染源调查及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最后提出环境监测计划。  相似文献   
8.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林  胡炳清 《环境保护》2020,48(24):34-39
  相似文献   
9.
针对管道工程的特点,尤其是管道工程穿越脆弱沙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分析管道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沙地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出发,分析了管道工程沙地段的主要环境问题,借鉴当地已有的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出了穿越脆弱沙地生态系统管道工程项目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以往规划方法求解离散规划问题的不足,通过对离散规划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求解离散规划问题的最速下降搜索 法,通过目标和容量两种总量控制类型的离散规划模型的应用实例,为实施污染物排放区域总量控制优化提供了简洁易用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