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巨大,但不同的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导致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组分有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类型的湿地土壤有机碳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也有差异。深入了解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开发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对象,选取5种土地覆盖类型(翅碱蓬群落、芦苇群落、光滩裸地、油井区和农耕区),分析不同土地覆盖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以期探明辽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并确定土壤理化性质对辽河口湿地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总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芦苇群落碳储量最丰富,达(52.6±3.80) g·kg-1,光滩裸地碳储量最少,为(28.2±7.05) g·kg-1;在植物覆盖下土壤有充沛的碳输入而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这一现象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  相似文献   
2.
作为反映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重要参量,气溶胶标高被广泛应用于气溶胶反演及模型订正研究中。为研究气溶胶标高时空变化规律并构建其简易计算模型,基于2009~2016年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及MODIS卫星反演数据,利用Peterson模型及多元回归分析对冀中南平原区气溶胶标高进行了估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气溶胶标高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其中2016年气溶胶标高年均值最低。此外,标高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整体表现为东北高西南低分布模式。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而高值区则主要分布于冀中南平原北部地区。气溶胶标高与气温、气压、地面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压、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构建了基于气象要素的气溶胶标高经验估算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等气象要素可以解释气溶胶标高61.8%的变化,且研究期内平均标高的相对误差大都在10%以内,这对于冀中南地区气溶胶浓度反演以及大气环境治理与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缘爱 《中国安防》2012,(9):106-107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美国科学家成功利用该技术研发出多种新型传感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