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特征与GAP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实地考察与有关资料,建立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系统分类,将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系统分为湖区及湖周水漫滩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寒荒漠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青海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空间特征,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特有性、濒危性、敏感性原则与已经建立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叠加,进行GAP分析,发现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普氏原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最适宜的生境没有包括在保护区内。然后,提出了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分区方案及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将相关地图数字化并利用已有的地形数据库等资料,研究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固定CO2和释放O2等4项生态功能,并利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评估了其生态功能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为1.0383×109t·a-1,其价值总计为1.2528×109元·a-1;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为1.6469×1010t·a-1,涵养水源能力价值为1.1034×1010元·a-1;生态系统固定CO2为1.4128×108t·a-1,价值为1.0053×1010~4.7798×1010元·a-1;释放O2为1.0401×108t·a-1,价值为3.6709×1010~4.1605×1010元·a-1;4项生态功能合计总价值为5.9049×1010~1.0169×1011元·a-1.由此可见,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价值巨大,保护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地区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已有的资料,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1km×1km的栅格,并以栅格为单元对其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进行分析和计算.运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了该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保持量及其空间分布,并利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评估了土壤保持功能的价值.研究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为1.04×109t/a,其价值总计为1.25×109元/a.其中保持土壤养分的经济价值为1.10×109元/a,减少废弃土地的经济价值为1.64×107元/a,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为1.34×108元/a.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凋落物层和土壤蓄水能力角度来定量评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以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作为指标来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使用影子价格法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价值。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总计为1.646 9×1010t,涵养水源能力总价值为1.103 4×1010元,其中,植被凋落物涵养水源能力为1.55×108 t,价值为1.039 8×108元;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为1.631 4×1010t,价值为1.093 0×1010元。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为4.93×1010m3,价值为3.303 1×1010元。可见,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巨大。  相似文献   
5.
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初步评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4年10月,利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供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RAPPAM),对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东北林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总体水平不高,仅为55.5分。在各评估选项中,保护区规划较好(74分),资金投入(44分)和管理成效(52分)较差。目前保护区管理不足的方面依次是旅游管理、生境管理、科研监测、社区管理、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各地区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差异不显著,但不同保护区之间差异显著。综合管理有效性和脆弱性分析,需要优先建设和加强管理的保护区是鸭绿江上游、阿尔金山、大山、天佛指山等。  相似文献   
6.
土地覆盖变化与普氏原羚和糜鹿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李迪强 《绿叶》2012,(4):13-16
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根本手段。现有体制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导致自然保护区得不到有效管理,所以为自然保护区立法就成为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另起炉灶,以"自然遗产"之名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将设置人为障碍。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区植被固定CO2释放O2功能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植被在固定CO2释放O2和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反馈和调节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体现出生态服务价值。根据三江源区多次科考调查及相关资料,计算各种植被类型的净初级生长量,进而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工业制氧法估算其固定CO2和释放O2的物质量及其价值量。结果表明:三江源区植被年净初级生长量为8.67×107t·a-1,固定CO21.41×108t·a-1,释放O21.04×108t·a-1。根据造林成本法和碳税法估算出三江源区植被固定CO2的价值为2.8926×1010元·a-1。利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估算出释放O2的价值为3.9157×1010元·a-1。三江源区植被固定CO2释放O2物质量和价值量中,草甸贡献率最高,其次是落叶灌丛、沼泽和草原。本研究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系统脆弱且空气稀薄的江河源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东北自然保护区压力威胁影响因子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运用世界自然保护区委员会(WCPA)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推荐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RAPPAM),对东北地区部分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区所面临的14种威胁因子中,火灾、林木砍伐、偷猎、非林木产品采集(NTFP)、旅游、放牧6个因子的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高、影响时间较长,是保护区应重点控制的威胁因子。因此,今后的保护区管理应加强对火灾、林木砍伐和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等因素的监控,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并减少保护区生态旅游对保护对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覆盖变化与普氏原羚和麋鹿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和麋鹿Elaphurusdavidianus为例,探讨了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国野生动物的影响和如何在土地覆盖变化的大背景下保存濒危物种。普氏原羚和麋鹿是我国的特有动物。由于近代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普氏原羚分布面积由大变小,濒临绝灭;而随着农田开垦、栖息地丧失,麋鹿最终在野外绝灭。普氏原羚和麋鹿是我国野生动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典型例子。土地覆盖变化是我国野生动物濒危的重要原因。在土地覆盖变化的大背景下保存濒危物种的途径有两条:①在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点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对那些已经在野外绝灭,濒临绝灭的野生动物,采取人工圈养,使这些野生动物数量增长,逐步将人工繁育个体重新回归自然。我们正在为普氏原羚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并对麋鹿实施易地保护。从现状分析,麋鹿的重新引入和易地保护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