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利用t检验分析了悬浮颗粒物对黄河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过滤后水样的EC50比未过滤水样的EC50高,但是过滤前后24h-EC50和48h-EC50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过滤前后72h-EC50和96h-EC50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未过滤的水样泥沙含量阻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2)试验过程中水样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颗粒物中吸附的铜再次发生了解吸现象。  相似文献   
2.
选择某拟建填埋场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Co在土壤中的静态分配试验和动态迁移,以评价场址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Co的Kd值为753 mL/g,土壤对Co的吸附模式符合Freundlich模式;核素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导致静态试验Kd值增大;静态试验与动态试验的相互印证说明,可以通过动态试验较好地预测核素在极低放填埋场中的迁移速度;Co在该土壤中的迁移速度小于0.24 m/a,Co在进入地表水前已经衰变至非常低的水平,不会对生物圈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3.
杜良  吴涛  谭昭怡  张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Z2):316-318,326
核素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行为研究是极低放填埋场选址关键工作之一,通过核素在场址土壤中的迁移行为研究可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文章在建立基于Kd值的极低放填埋场安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选择Sr、Cs在某极低放填埋场土壤中的Kd值,初步评价场址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场址土壤对核素Sr、Cs具有较强的阻滞性能,填埋场周围环境与公众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预测铜生物毒性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水体中的铜作为典型污染物,单细胞淡水藻斜生栅藻作为实验生物,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铜的生物毒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黄河水体中阳离子(K+、Na+、Mg2+)浓度与铜的半抑制浓度(EC50)成负相关,而水体中的DOC、碱度和阴离子浓度与铜的EC50成正相关;影响铜的生物毒性的主要因子是DOC、pH值、碱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5.
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良  李烨  王萍  张东 《环境工程》2013,(Z1):543-546
生物修复是一种工艺简单、费用低廉、环境友好的修复方式,在铀土壤污染的修复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文献调研结果,介绍了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铀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修复,最后指出了今后铀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治理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铬渣毒性对环境的影响与产出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工固体废弃物,长期露天堆放,将导致含Cr6 溶液不断下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综述了以往铬毒性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和分析了我国铬盐生产的数据,在计算铬盐的排渣系数基础上,得到了铬渣的产出量.结果表明,在环境中迁移的铬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阻滞作物对其它元素的吸收;铬能使动物细胞的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对动物体具有明显的"三致"作用.目前我国已跨入世界铬盐生产大国行列,铬盐每年实际产量已经超过16万T,通过计算排渣系数和铬渣产量表明,我国每年排放的铬渣量约为35万~42万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